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下雨的情绪), 信区: other
标 题: 多媒体数字投影机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Nov 16 21:55:14 2000), 转信
多媒体数字投影机
一、项目简介
多媒体数字投影仪可以与录像机、摄像机、影碟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等多种信号
输入设备相连,可将信号放大投影到30—400英寸的屏幕上,获得巨大、逼真的画
面,可方便地供多人观看,是计算机教学、演示汇报等的必备设备。做为一种新兴的数
字显示设备,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于一般显示设备的标准外设种类。
研究多媒体数字投影机的核心技术,即:投影仪的液晶显示驱动电路、数字图像形
成与转换电路、光学系统、视频及图像信号处理及接口电路等,以此为基础,开发具有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数字投影仪的工程化产品样机,并通过与企业合作,生产符
合中国国情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投影仪系列化产品,逐步
替代国外产品。
二、应用范围
该项目的应用领域包括:
● 取代老式投影仪。老式投影仪主要用于教学及演示,国内年需求量为20余万台
。由于数字投影仪产生的画面分辨率高(高于DVD画质)、画面幅面大(画面对角线
可达8米)、色彩丰富(1670百万色),没有辐射污染,可以与计算机、互联网相
连,所以可以替代老式投影仪。
● 用于商业推广的演示活动,多媒体教学,实时动态监控。
● 远程网异地教学、家庭教学、电子会议。
● 数字投影电视,取代电视机,走入家庭。
三、主要技术指标
所开发的数字投影机原理样机通过采用先进的LCD器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
CD驱动电路及视频及图像处理系统和合理的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高
的性能价格比。首台样机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颜色:真彩色16.7百万种(24Bit);
2)分辨率:SVGA804×604;
3)亮度:1300ANSI流明,均匀度:>80%;
4)输入:视频(NTSC/PAL/SECAM,S-Video,RGB),
计算机接口(VGA,SVGA,XGA,SXGA);
5)具有电子变焦和电动变焦控制功能;
四、技术特点
多媒体数字投影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数字成像系统(LCD),显示驱动及视频
信号处理与接口系统,光源及光学系统三部分组成。
数字成像系统由LCD器件实现,该系统采用基于微透镜技术的,具有高分辨率与
高透光率的LCD器件,可满足用户对分辨和亮度的各种设计要求;
光学系统方面:投影机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其核心元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目前
,已完成投影机关键光学器件的研制,为实现整个光学系统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投影机技术含量最高和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是显示驱动及视频信号处理与接口系统,它是
决定数字投影机功能和机器档次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在各种数字图象显示系统中,该
部分技术也是系统的核心技术。在该方面,该系统具有如下特色:
● 液晶显示驱动及控制接口电路
驱动电路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已完成下述液晶显示驱动电路的研制,包括:
全彩色单液晶:分辨率:804x3x604,1.6英寸,支持SVGA、PC
98(804x3x500);其特点是:成本低、光路简单;主要用于背投式彩电、
数字彩扩机等;目前正与国内多家厂商合作,共同开发背投式彩电等产品;
三液晶:分辨率从VGA(804x604)到SXGA(1024×1280)
,亮度:200流明~3000流明;特点:分辨率高、亮度高,主要用于多媒体数字
投影机、家庭影院、军事和娱乐等领域;目前已开发出自己的原理样机,正在寻求产业
化支持。
● 先进的多媒体转换技术
可实现多种制式转换,包括目前几种标准的视频制式:PAL、NTSC4.43
、NTSC3.58、SECAM等,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图象处理芯片,具有极高的
性能价格比,可满足投影机对多媒体转换,电子变焦,对比度,白平衡调整和γ矫正和
梯形校正功能等功能。
五、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目前,由于受数字成像技术发展的制约,国内尚无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
媒体数字投影仪,国内市场全部为国外企业所占据。开发高性能价格比的、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多媒体数字投影仪,不仅能推动我国多媒体数字投影仪产业的建立,带动光学
、微电子、数字视频产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扩大内需,提高多媒体技术
在电化教学、商业演示和家庭娱乐等方面的应用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重要
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数字投影仪市场成长特别快,年销量已经连续3
年增长幅度超过100%。其中:1996年全国数字投影仪市场的容量是3千台左右
,1998年突破2万台。预计1999年在4万台左右;到2000年,全国投影仪
市场的容量有可能突破10万台。一期产品市场定价在1万元左右,功能却多于现有数
字投影仪。二期产品为数字投影电视,定价亦在1万元左右,市场需求量巨大。
六、合作方式
联合开发生产。
联系单位: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邮政编码:100871
联 系 人:杨永年、江岚、邱建国
联系电话:010-62751446,62757181,62759153
传 真:010-62757181
电子邮件:zkkf@pku.edu.cn
--
………
想着你 可能去谁或谁怀里
胡闹猜 搞的我无法呼吸 明明是
好天气 却感觉下雨的情绪
我和你 为何都我对不起你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