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unmen (runmen), 信区: other
标 题: 手机“无需充电” 我国攻克太阳能手机技术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3:34:12 2001), 转信
解放日报专稿 (记者端木 晔波) 手机“无需充电”,就能一直用下去?这听起来像是
天方夜谭。但是,记者日前却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手机:初看外观,与目前市面上在售的
手机没有什么两样,“玄机”藏在机身背部的手机电池板表面,安装了单晶硅或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在受光照后产生的电能足够手机待机及通话使用。
这一产品据说早在去年10月便已设计定型,并且经权威机构认定居世界先进水平,
已被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禁不住好奇,记者兴冲冲地问成果方———上
海昊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旗壮:“什么时候有卖?”没料到,这一问,问到了
蔡经理的痛处,“现在哪怕有订单,我们也没能力生产。何时上市,更是说不准……”
昊鑫科技是沪上一民营科技发展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攻克了困扰太阳能技
术运用多年的关键问题———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使光能转化为电能保证手机的使用。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无需重新购置手机,只要买一块与原手机型号相匹配的手机太阳能
电池板即可使用。然而,他们同样碰到了与许多民营科技企业一样的问题,高新技术成
果有了,专利申请了,成果转化的资金却没了。
各界都对太阳能手机的“阳光前景”置信无疑。据国家信息产业部推测,2000年中
国手机消费市场已达7370万台,国内因手机充电的每年电费高达10亿元人民币。若按这
一总量的1%测算,太阳能手机电池板的国内需求量在60万块以上。
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前来联系合作。然而,“有钱者”急欲控制绝对大股;“
有销售网络者”愿意代销,却不愿投资启动;也有手机厂商前来洽谈一次性出资买断技
术……昊鑫公司担心,虽说高新技术成果可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但对于这
一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究竟如何评估?高新技术成果往往更新快速,如何能在较高的起
点上实施成果转化,并迅速占领市场?这些利益分割无法落定,太阳能手机产业化道路
“迷雾重重”。
有关人士指出,手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源技术的支持。目前,世界上具有较高
科技含量的电池生产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这已成为制约国产手机发展
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现在有了领先的产品,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启动。唉!
太阳能手机何时才能“拨开迷雾见晴天”?
--
春花秋月了无痕,天边银月耀孤心。
秋去冬来空增岁,落叶无声潜入林。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