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下雨的情绪), 信区: other
标  题: 山地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Nov 12 22:41:26 2000), 转信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
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
,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
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
,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
步,节省许多体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
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
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
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
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 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
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
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
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
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
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
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容易疲劳;坡度大,碎石易
滚动,容易滑倒。因此一般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
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
时,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
脚要踏实, 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
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设
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 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
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
,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大树常常引来落地
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
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到。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
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
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
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
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
。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
                      ………
             想着你  可能去谁或谁怀里
             胡闹猜  搞的我无法呼吸  明明是
             好天气  却感觉下雨的情绪
             我和你  为何都我对不起你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