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owing (旺角公主之一朵金花), 信区: other
标  题: 《来自塔克拉玛干的诱惑》 A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04日14:28:1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信人: Atlandis (亚特兰蒂斯~沉没的大陆), 信区: Travel
标  题: 《来自塔克拉玛干的诱惑》 A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Sun Sep  2 11:29:10 2001), 转信

    "疯牛病人"

  春节大年初二,我们登上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夜班客车,连夜驰往1000公里以外事
先在地图上选定的出发点,去完成一次自助探险活动。
  这个决定产生于看了一份豪华旅游广告以后 。为了到达那个从公元三世纪开始逐渐
湮灭于沙漠中的"中国庞培城"-- 尼雅,旅游公司动用了从飞机到豪华旅游车、越野车、
沙漠车以及骆驼在内的各种代步工具。而我们所追求的,却总是豪华之外的另一种价值
。为什么不能探索一条可以依靠自己的双脚进入中国庞培城的道路呢?
  筹备工作就这样开始了。积攒资金、收集地图、查阅资料、研究路线、走访学者、
计算里程…… 最终形成的探险计划梗概如下:16人,携带448公斤辎重(其中230公斤是
水),利用春节假期,从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与北纬38度线的交点出发,沿着与上述
那条豪华旅游路线正交的方向,向西切入沙漠腹地,找到尼雅河古河床,考察尼雅遗址
及周边区域,然后返回出发地,连夜乘班车返回乌鲁木齐上班。其间,将不使用任何机
动或畜力运输工具。每人除了分担部分公用器材、携带能抵御零下20度严寒的装备以外
,还必须背负全部生活消耗品,它们是:24瓶矿泉水、3个馕、四块巧克力、四袋牛肉干
、两袋榨菜和两袋奶酪。负重水平必须是人力所能及的,我们不得不选择较低的生活水
准。
  在送行时,我听到从近处传来一句不知是褒是贬的话语:"一群得了疯牛病的人。"

----------------------------------------------------------------------------
  小遇风险

  清晨7时,队长和小宋就离开座位,到驾驶室宽大的挡风玻璃前测定坐标。塔克拉玛
干大沙漠东西向1500公里,南北向600公里,在3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基本没有饮水补给
。与大自然的威力相比,我们这只小队无疑是荒漠中随风飘舞的一鸿。出发地点如果定
位不准,可能使整个计划功匮一旦,甚至引发生命之虞。我心中牢记着一份忠告:"沙漠
……始终窥觎着探险家的每一处失误,并且随时准备将最小的失误转化成为最大的陷阱
。"
  果然发生了某种不妥,队长和小宋轻声但却激烈地争论着。用于双重定位的沙漠公
路路标和GPS之间产生了接近50公里的偏差。50公里,对于现代交通工具,那只不过
意味着30分钟的疾驰。但对于我们这些沙漠徒步探险者,将八成意味着耗尽全部给养
后无功而返,甚至将一次筹划了半年的探险活动结束在尚未到达出发地之前!
  经过紧急协商,我们决定舍弃路标,以GPS测定的经纬度为准,择点下车。后来证明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由于沙漠公路向零公里方向延伸,公路全线的里程碑都向北修正
了四十余公里,这是我们事先所不知道的。
  清晨8时,当最初的一缕晨光刚刚出现在亚通古斯方向广袤的地平线上时,16名
男女队员离开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生命线--沙漠公路,各自背负着28公斤行装,鱼贯
步入连绵的沙丘链,向正西方向的沙漠腹地走去。此时,对多数队员来讲,沙漠负重行
军最初的感受充斥着新奇和刺激。苦难还仅仅是一种概念,远远地游离于另外一些与己
无关的地方。

--
悬浮在北纬30度 ...


--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