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k (何以解忧?), 信区: other
标  题: 北京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7月25日19:06:0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coolhero (coolhero), 信区: THUExpress
标  题: 北京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Jul 25 18:41:17 2001)

最好的酒店:王府饭店



  最著名的观光景点:长城



  最有实力的大学:北京大学



  最好的博物馆:故宫



  外地人到北京,往往第一个印象就是出租车司机真能侃,而且越是那些辛辛

苦苦
  拉着客人跑上10公里才能挣上10元钱的面的司机越能侃,一张嘴就是东南亚金融


  暴会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克林顿访华之后中美关系有何新动向,至不济也是德



  对克罗地亚那场足球如何如何。



  要是第一次来北京,乘客免不了赞叹一声:嗬,还是人家北京人大气。



  坐着出租车,绕着北京城兜上一圈,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不要说天安门和

东西
  长安街让人恨不能骑马驰过,就是人流量最大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于拥挤之中


  不无开阔之感。



  这样说似乎有点奇怪,但事实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的北京历经几朝几代的

风雨
  锤炼,确实造成了一种"势"。




    北京人去香港,看见维多利亚公园:这也叫公园?的确,与崇祯皇帝吊死的

景山、
  慈禧太后下旨修建的颐和园,曹雪芹隐居著书的香山比起来,那些只有一片草地


  几把长椅的小地方是称不上公园的,就是附近居民早早起来打太极拳的地坛和紫


  院,其数百年的古柏,如荫翠竹也是随处可见的。



  有人说,在北京是不可能迷路的,只要有一点方向感。因为北京的街道都是

横平
  竖直的,很少起伏转折,站在蓟门桥上,一眼就看见西山了。



  城市都要发展,在北京人觉得地方不够的时候,他们就有条不紊地向周边扩

张,
  二环以外是三环,三环以外是四环,五环看来也指日可待。亚运村、燕莎一带、


  庄小区,新的北京仍然保持宽松、疏阔,大处落墨的一贯风格。




  因为城市大,你并不会特别觉得哪座建筑哪个立交桥大,但是如果坐出租车

,一
  个立交桥绕下来肯定跳字,北京的立交桥似乎只有上海深圳能媲美。



  走在街上,碰见一个个子高挑、单眼皮杏仁眼的姑娘,一问,祖上是正红旗

的--
  这种机会是越来越少了。那些说着流利北京话的年轻人往往不过是父母迁居北京


  新移民的后代,甚至是考上北京的大学留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



  早在80年代末经济性的大规模移民潮之前,北京早有了政治性的移民,这就

造成
  了北京人的成份特别复杂。谁敢说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呢?只好"英雄不问出处

"。



  基本上,会说北京话就能被认同是北京人。北京话特有的腔调节奏让北京女

孩子
  说起来也显得特别落落大方。所以有人说在北京出头难,因为人才太多了,个个


  是精英。所谓"居长安大不易"。



  一说起北京人,人们立刻想到提笼架鸟,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形象。这些住

着四
  合院、喝着大碗茶、一包饺子必定给邻居送上一碗的老北京人还有,但已经偏居


  城一隅,那些在消费力、环境清洁上都较差的地方,不再能代表社会主流。关于


  真寺、爆肚儿满和洋蚨洋绸缎庄的故事越来越成为外地人猎奇的兴趣所在。



  从前的三教九流各路人马,汉满蒙回藏、儒道释景回似乎已经成为传说,而

从新
  一代北京人身上依然能看出某种传承。




  40来岁的女工下岗了,去菜市场买菜,跟相熟的摊主还是不好意思太斤斤计

较,
  不过,主张和气生财的摊主也会给一点小小的优惠--这些北京近郊的农民很快就


  道了应当怎么同北京人做生意,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当上了外国大公司驻中国办事处的高级雇员,每天

穿着
  从赛特、世都买回的名牌服饰在国贸中心的高级写字楼进进出出,拿起电话

  先"Hello",一脸冷漠的神情。但是一回到他真正的朋友中间--可能是从小一起

长大
  的"发小",也可能是中学或大学同学,立刻又是一副模样:"怎么,哥儿几个什

么时
  候聚聚?"吃饭的时候抢着埋单,"算我的,算我的,谁让我挣得比你多呢!"




  即使有意识地把北京人的传统性格视为腐败落后,他们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

真正
  摒弃这些东西。在南方见惯的"AA制"在北京始终无法形成气候。如果说轮流埋单


  变相的"AA制",那么北京人宁愿停留在轮流埋单而不再向前跨一步:那不是连面


  都不要了吗?北京人脸红了。



  有一句话说:"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他的下级,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

下人,
  广州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上海和广州可谓贴贴,说北京人就太吓人了一

点。
  也难怪,不要说卖西瓜的、拉板车的吹起牛来没边没沿,就是受过高等教育自我


  觉良好的年轻一代,凑在一起一聊天,有消息都是从某部委传出来的,低于
1000万
  的生意千万别跟他谈。正如北京人最看不起上海人的精明和斤斤计较,北京人也


  被人嘲笑的一点:能说不能干。




  一个著名的北京时装设计师到南方去,有人打听:"这人行吗?"答话的是个

北京
  人,"能干什么不知道,反正是特能说。"



  光有大气还是不够的。 
--
--金钱如粪土
--为什么?
--因为二者都是不可或缺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