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liver (铁皮鼓), 信区: other
标 题: “暴死心理”笼罩银发族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Apr 22 17:56:45 2000), 转信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发信人: Joaquin (鹞子★我心依旧), 信区: Medicine
标 题: “暴死心理”笼罩银发族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r 31 11:12:19 1999)
李泽华
据资料,日本老人的暴死心理较为严重。在奈良县,有个很小的
古刹,叫做暴死寺。这原本并不出名的小寺,近几年来,香火越烧越
旺,每天来此烧香参拜者有500多人,若是寺庙规定的祭日,则会高达
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这种景象,连寺里的主持也百思不
得其解:他们来此许的是什么愿呢?
有记者调查发现,来此参拜的老人,全都是冲着暴死寺寺名而来,
许下希望能暴死的心愿。其中,有93%的老人希望能暴死,而不希望
长卧于床,给别人增加麻烦,为社会增加负担;其中,还有18%的老
人害怕被顽症折磨所致的痛苦。这些老人对自己有可能长卧于床,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有一种负罪心理和恐惧心理。他们希望能暴死,
为的是免去长期的病痛折磨和社会家庭的照顾。这种心理,已较为严
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长寿。虽然这些老人正在采用调适情绪、均衡
膳食、积极医疗和体育锻炼的多种方法,希望能健康长寿。然而在另
一方面,还有一种暴死的希望。
学者井上等人评述说,现代老人热衷于叩拜暴死寺,存在的希望
暴死的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衰老心理。身老不足虑,心老犹可悲。心
理既已衰老,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连生活的价值也淡然无味了。但是,
井上等人也承认,造成老人们希望能暴死的外在因素,是不可小觑的。
现代年轻人忙于事业和情感,在家庭生活中对老人的照料,特别是精
神抚慰,多有欠缺;有的老人尚在自我健康丧失、经济自立丧失、社
会家庭联系丧失之前,就对前车之鉴产生绝望与恐惧,一旦演变为生
存意义丧失后便希望暴死。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7亿,占世界老人总数的1/7。即
将来临的银发潮,已开始威胁和冲击着社会和每个家庭。因而,社会
和家庭,应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尤其是要对现已卧床不起的老
人,从生活、医疗、精神上做到尽职尽责的护理。并形成一种风气,
一种制度,一种法规。使那些目前尚能自立自理的老人和即将成为老
人的人,能从中获得良好心理慰藉。这样,便不会像日本老人那样热
衷于朝拜暴死寺,或经常出现希望暴死的失常心理了。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2.105.181.60]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
哦,痛苦谁都能克服,除了正在痛苦的人。
——Shakespeare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