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perpig (大笨猪), 信区: Other
标  题: 明代军制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an 16 23:37:15 1999), 转信

发信人: mlku (闽 俚),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 明代军制 
日  期: Tue Jan 23 11:54:08 1996 
 
以下是明代正规军的装编表, 由金观涛的<<开放与变迁>>中, 节录於<<皇明经世文编>> 
 "每一营(5000人)其用霹雳炮3600杆,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 
  大连珠炮200 杆, 合用药675 斤.....无法知道类似今日何种武器, 可能是机枪, 或是 
                                   连发多管火箭 
  手把□400 杆..... 手□ 
  盏口将军160位... 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 " 
  另外有1000人为骑兵 
 整理以後, 会发现明代的部队十分机械化-- 
  一个5000人的营有: 
   1000 骑兵 
   3600 步兵(全配火器) 
    400 炮兵(每人一把防身用手枪, 管160门野战重炮, 及 "大连珠炮" 200门 ) 
  丰臣秀吉学习织田信长, 使用只占日正规军1/10的火枪队统一全国後, 以为这样就天 
下无敌, 立刻攻入朝鲜, 结果遇上了上述编制的明军时, 才发现日军的火器太小儿科了 
。同样的, 後金(清)最初面对的明军亦是如此; 但没有火器, 只有刀剑的後金怎麽入主 
中原建清朝? 
  别以为这个装编表是後人追记的, 这是1550年左右的曾铣所谈, 当时的皇帝为世宗, 
正被蒙古及倭寇所困扰, 五十年後丰臣秀吉进犯朝鲜, 七十年後努尔哈赤建後金。 
  一个军事上的问题是, 仅管有这些装备, 但由於怕如此强大的兵器外流, 火器都是作 
战时才发下, 平时训练不使用, 也不让士卒随身携带; 为此1450年的于谦曾建议, 让士 
兵平日就接触火器, 以免战时空有优良兵器亦不会用。但英宗因为于谦在蒙古掳走英宗 
时拥立景帝而怀恨在心, 正好藉此建议诛杀于谦。这段史实亦侧面应证了上面的编制很 
早就定型, 甚至可能为1400年成祖时留下的装编。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 武器库由宦官管理, 世宗俺答入侵时, 军人出战要发武器前, 还 
要花钱请宦官开库门, 临到敌军兵至京城门了, 军人作战还要向政府租用武器作战? 
  回到这样现代化的明军为何被满人打败的问题上, 很简单, 自从1490年代日军进犯朝 
鲜以後, 国家为了支应22万人的机械化部队作战八年, 已花了近2000万两银, 所有库存 
武器差不多已被消耗掉, 一时亦无钱制造, 後金叛变时, 急救章地制造一些武器, 水准 
如何不必多言, 会赢才有鬼。 
  至於政治层面上, 世宗时已有宦官索贿才给武器的情况, 严嵩虽为奸臣, 事後也把武 
库的管理权转至文官手中, 但文官要嘛一样索贿, 要嘛清官误国, 清廉过头, 要求武器 
完整出去, 完整入库,  (怎麽可能做得到! ) 结果武官在宦官及文官的夹击下, 怎麽作 
战都只有惩罚, 那他会尽心作战吗?  (这部份可参考<<万历十五年>>, 谈论戚继光的第 
六章) 
  社会的暮气亦影响了军队的战力, 骑兵无需火器就可出战, 因此当步兵及炮兵没有合 
适装备时, 骑兵就去和同样是骑兵的满洲八旗军作战; 结果军队胆小怕事, 竟杀马充步 
兵...., 历史上汉民族自始至终, 只有明军骑兵不缺马, 其它的朝代都没如此充裕的马 
供作战。 
  回顾这段战史可发现, 一旦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出了问题时, 再好的装备也要 
打大败战, 但在之前, 人们惑於精良的装备, 怎麽推论也不会推出这样的结果。如今我 
们谈论军事时, 是否也会犯上 "最新型装备就是好" 的错误? 
  在下一直有一个想法, 是关於历史的演进问题。那就是, 如果有三件以上的世界大事 
严重地和一般人判断的发展相违背, 这个世界就要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一切根据过 
去而得的经验将无法解决这些新问题。1991年初及年底已各发生一件让太多人跌破眼镜 
的大事, 何时将发生第三件? 
 
 
 
    以下是在下朋友,对之前在下明代装编介绍文章的讨论信件, 
在此将该信打成文字档,上传至军事网供大家参考。在下在机械化 
的问题方面有些意见,但为保存在下朋友的本意,此信除少数私人 
部份外,一律照原信键入。在下的意见将另外擢文上传。 
                                Vladimir Zhirinovsky 
----------------------------- 
    在应绍基先生之著作<<多管火箭概论>>,及<<炮兵火箭及炮兵 
飞弹>>中,有提及元代之多管火箭系统(有附图),可供参考。另 
外,就来文中″大连珠炮″而言,应为火箭才是(因其只有火药成 
分,并无铅子(子弹)配备)。 
    此外,大连珠炮的 200杆,吾人认为应是个别之单发火箭,以 
20杆置於一发射箱内,共有十具发射箱。如此, 400名炮兵掌管 
 160门野炮及十具火箭发射器,似乎是较合理的解释。 
    明代机械化部队的问题,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际因素外 
,部队之机动性及装备性能也是一大问题。以早期的火器(如燧火 
枪等),多属前膛装填,没有连续发射能力,因此一般会采用之战 
术多为三排密集齐射(第一排卧射,第二排跪射,第三排立射,每 
排射击後即退至後方装药),在防御方面还算管用,但在攻击上则 
欠缺机动性;在机动性方面,明军当时的重型武器是否有牵引能力 
,尚不得而知;火炮的射程、射速等也似乎有再研究之必要。 
    其实,再精良的装备也必须要有人员及完善的後勤系统配合, 
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今天台湾在强化国防力量之同时,是否考量 
到现今之编装、後勤及人事体系可否配合?否则,再多的新锐装备 
也是废铁一堆。 
    最近又有些军事传闻出现,像美国可能对台出售AMRAAM 
、MLRS等,以及海军PFG-2 Block II被取销等,不知有什麽看 
法,日後有空可一起讨论之。 
    以上纯属个人所见及看法,还望有其他之同好能多指教。 
--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笑傲江湖济沧海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unknow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