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下雨的情绪), 信区: other
标  题: 导线中电流的运动速度与电压的关系——6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Nov  2 23:50:59 2000), 转信



    (注:电子在导线中运动,一种动能是电子的运动速度所标志的,传统物理学将它
判做是产生焦耳热的最直接的原因。对于电流产生的磁场,更确切的说是直流电流所产
生的磁场,并没有将它看作能量看待,只有电流产生变化时,仅将磁场作为能量的转化
途径,这样的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磁场也会使特定的物质产生运动变化,如对
原子产生特定的作用,并改变物质的存在状态。至于是否有能量的转化,这一来与我们
判定的方法和原则,如果能量对于物质的运动变化具有普适性,那么,传统的判断方法
是不合理的)

     问题是传统的物理理论确定的电子在导体中的是否存在确定的运动状态,一
个最直接的关系是利用电子和导体处与不同的运动状态时所产生的磁场,这是我们可以
直接检验的量。根据运动力学的一个关系——S=v2/2a,我们采用传统物理根据如上对导
线结构的分析,导线中的电荷的运动状态只有第三种情况是可能的。即:

     C截面任一瞬时通过的自由电荷按一定比例提高,但单位时间内通过C界面的电量提
高一倍,即导线中电荷的运动速度、导线截面的电荷数量按一定关系提高一定数量,总
效果使通过C截面电量单位时间内提高一倍。

     但是如上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是因为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压无关。在您怀
疑这种说法是否成立的同时,我提的建议是“这只是推测”。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唯一确
定的,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可能性的探索,我们所做的判断只是那一种更为合理。

     采用传统物理学的方法对电流和它本身产生的磁场去处理,并不是唯一
的处理方法。另一种处理方法,在这里不能更为清楚的说明,这是因为还需要相关的科
学去解释和说明。

     传统物理学中对此没有处理的一个问题是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速度,如果将
电子相对于导体不同的运动状态所产生的磁的作用是产生磁场的唯一途径,那么,导体
中的电子不同的运动速度将会影响到导线所产生的磁场强度。这也是我们采用试验的方
法去求证运动电荷对外作用属性的方法之一。

     导体中原子的结构在宏观统计上来说是唯一的确定,我们通过考察电子通过导
线的其中任一段路径进而考察电子在导线运动的整体,这样一种方法应该是合理的。

     如果将导线划分成若干个单位长度,我们仅考察其中一个单位长度,这样会
简化好多。下一个问题是导线中电荷的运动数量和导线两端电压的关系。

     假设电子通过一个单位长度所用的时间是一个单位时间。那么,当电子的运动速
度提高一倍,则一个电子对导线外一点所产生的磁场强度则是原速度的一倍。不过,由
于速度提高一倍,通过的时间则减少一倍,这样,单位时间内单个电子对外界磁的作用
总量不变。(一个电子所产生的瞬时磁的作用强度提高一倍)这虽然与经验事实相符。
但是,电容的经验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电容所存储的电量与电容两极电压成正
比,这说明导体中的电荷的密度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提高一
倍,同时导体截面的电量同时提高一倍,那么导体中电荷的运动速度同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显然相差太远。这与经验事实不符,这是不可能的事。

     另一方面,我们所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导线中运动电荷所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我
们所检测的是导线所产生的磁场强度,经验事实说明,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的
大小成正比,而与电压无关。

    基于如下几个关系:1、导线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容的电量与电容的电压成正比
                      3、电子的运动速度与它所产生的磁场强度成正比
                      4、导线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只和导线中瞬时运动的电子有关。
这样,我们不得不得出另一个结论————

电子在导线中运动时其速度近似为一恒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即:C截面任一瞬时通过的自由电荷增加一倍,但单位时间内通过C界面的电量提
高一倍,即.导线中电荷的运动速度不变。

     这样的结果使我意外

                                                         2000.5.20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