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nlioy (搞定推研~马拉松准备中), 信区: other
标 题: “一点都不意外”——中国科学家评今年诺贝尔物...(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11日17:37:0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tice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pernerd 所发表 】
“一点都不意外”——中国科学家评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新华网 2001-10-11 09:10:13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颜亮 陈勇)在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后,新华社记者就今年得奖成果在理论和应用上的意义,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副所长虞跃。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美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
们发现了碱金属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种新的物质状态。曾长期在美国犹他
大学等校从事基础物理博士后研究的虞跃说,他和其他中国科学家听到这个消息“一点
都不意外”,三位科学家得奖“完全在情理之中”。
虞跃说,这几位科学家在1995年取得上述成就时,物理学界很多人就曾断言,
这一成就肯定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介绍说,这一研究领域受诺贝尔奖评委会青
睐亦非首次。1997年,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也曾在此领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虞跃解释说,德美三位科学家之所以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因为他们在
实验中证实了爱因斯坦在1925年提出的玻色-爱因斯坦理论。三位科学家的发现为
当今物理学家研究玻色-爱因斯坦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
技术等领域有非常美好的应用前景。
以芯片技术为例,传统的芯片技术目前已经接近发展极限。因为目前的芯片都是利
用普通光线的激光来完成集成电路的光刻,而普通光线的波长是有限度的,所以集成电
路的密度已经接近极限。
“今后,如果利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来完成集成电路的光
刻,将大大提高集成电路的密度,因此将大大提高电脑芯片的运算速度”,虞跃说。
据虞跃透露,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目前也在从事类似的研究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完)
--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