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ong (黄老邪~沉默杀手), 信区: other
标  题: 以色列电荷研究有新发现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16:44:02 2000), 转信

  据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5月16日公布,该院科学家在劳克林电荷理论验证试验中
发现了一个令他们大惑不解的现象,这就是产生电子噪声的电荷可以是任何分数值。魏
茨曼研究院称,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将触发世界范围物理学家的好奇心。
  80年前,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单电子电荷后,这个值一直被认为是电荷的最小
基本单元。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德籍物理学家施特默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美籍华
裔物理学家崔琦在贝尔实验室发现了被称之为霍尔效应的带分数电荷激发态电子流体,
1982年,贝尔实验室的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劳克林对此提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在
某种条件下,电子流由小于单电子基本电荷的电荷组成,这些更小的电荷以基本电荷的
1/3、1/5、1/9的电荷形式存在。这三位科学家因其成就使人类“在对量子物理的理
解,及在现代物理的众多领域发展重大理论概念等方面又有了一个新突破”,获得199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劳克林理论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得自1997年。当时,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亚微米
研究中心赫贝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依据电子噪声与电荷单位成正比、电荷越小噪声
越弱的理论,通过在电流中建立弱扰动的方法首次成功探测到1/3和1/5单电子电量电
荷的存在。
  然而,最近魏茨曼科学家在对系统强扰动下产生的电子噪声进行研究时却惊讶地发
现,产生电子噪声的电荷并不局限于奇数分母的分数值电荷,它可以是单电子电荷的任
何分数值。对这一迄今初次探测到的现象,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可能的解释为,试验发
现的不同分数值电荷或许产生于奇数分母分数电荷间的“协同交感”效应。(
--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