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other
标 题: 中国科学家再创奇迹: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Sep 15 16:27:42 2000), 转信
中国科学家再创奇迹: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
------------------------------------------------------------------------
--------
科技日报 2000年9月12日 09:58
中国科学家再次创造出世界奇迹。10月10日晚8时30分,在湖南湘西龙山全国
超级杂交稻现场验收会上,国家专家验收组宣布:在袁隆平院士主持指导下,国家
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科院联合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在龙
山县千亩超级杂交稻示范片取得了成功,突破了平均亩产700公斤大关。这表明超
级杂交稻在中国研究成功!
超级稻是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1996年,中国超
级稻攻关项目在江泽民总书记的直接支持下启动,列入国家“863”项目后,又获
两届总理基金直接拨款支持。按照国家农业部制定的产量指标,两个百亩片连续两
年达到亩产700公斤,即宣告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由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中
心、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委员会、农业部科技司联合对湘西龙山超级杂交稻
千亩示范片进行验收,验收结果,1075亩示范田加权平均亩产703.5公斤;今年8
月25日,专家委员会对郴州“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验收,测产结果,
141.5亩示范田加权平均亩产777.8公斤。加上去年专家组对龙山超级稻先锋组合
验收达到700公斤。超级杂交稻目前最高单产量有多少?从验收结果看,云南永胜
县验收的一块1.08亩培矮64S/E32示范田,亩产高达1139公斤,创最新高产纪录
。日本及国际水稻研究所均投入重金。对“超级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为何我国
能率先成功?袁隆平院士认为,首先是党和国家领导的全力支持,与广大优秀育种
专家卓有成效的艰苦努力;其次,我国在这项研究中走的是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
利用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在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基础上,按我们已经提出的
超级杂交稻株叶形态模式进行塑造选择,从而实现库大、源足、高度抗倒的优良性
能,克服了其他国家单纯依靠形态改良和形态模式设计中库大源不足的缺陷。超级
杂交稻研究成功,将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发挥巨大增产作用,以年种植面积2亿亩,
每亩增产150公斤计算,每年能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增产粮食能养活7000万人口。
1999年,知名专家曾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中预言,超级杂交稻若在中国获得成
功,将是解决未来世界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