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foxpp~拜师学艺中), 信区: other
标  题: 5000年前古人开颅手术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08日19:54:0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在山东省广饶县境内,有一处5000多年前的历史文化遗迹,它就是
闻名于世的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
   1995年,一条从大汶口文化遗址横穿而过的公路面临着一场加宽路
面的改造。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与东营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这里对文
化遗址又进行抢救性发掘。这一天,一位技术人员清理一个头骨的泥
土时意外发现:在这个头骨顶部靠后的位置,有一个周边较为规则的
圆洞,圆洞的直径约为30毫米左右……
   2001年,4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知名研究员韩康信
等专家被邀请至山东,对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人骨标本进行详细的
整理、鉴定和研究。这一天,当韩康信整理编号为392的头骨时,意外
地发现了这个头骨顶端部位上的那个圆洞。经测量,这个圆洞的最大
直径为31毫米,最小直径为25毫米。
   经了解,392号人骨系392号墓地的主人,该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
墓,墓口长1.9米,宽0.6米,深0.3米。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头部
偏向120度,为一成年男子。在这具人骨的头部左侧,有一件随葬陶
鼎。根据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的脉络谱系的状况,傅家遗址当属大汶
口文化的中期阶段,依据这一论点,这个墓葬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与此同时,经过碳元素年代数据的科学分析,证实这个墓葬中的人骨
已存在了5000年之久。无疑,头骨上的圆洞也是5000年前所留下的痕
迹。
   韩康信说:这个圆洞应该是古人做过的开颅手术。从这个圆洞的状
况看,它的规则性完全可以排除为钝器所伤造成的后果。另外,这个
圆洞的周边有十分明显的骨组织生长、愈合的痕迹,说明这个男人在
手术之后,还存活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2001年5月,韩康信将在山东省傅家大汶口遗址的392号头骨的有关
研究结果向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了通报。6月,山东省文化考古研
究所开始组织、筹备国家级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开颅手术鉴定委员会”。
半个月后,委员会成立。这鉴定委员会由我国目前最权威的十几位考古
专家组成,主任为我国考古界德高望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
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教授。
   7月中旬,“山东大汶口文化开颅手术鉴定委员会”在省立医院对
392号头骨进行细致的综合研究。他们通过X摄片、螺旋CT扫描等手段
检查分析,最后拿出《关于大汶口文化392号头骨开颅手术的医学鉴定
报告》。报告认为,从医学角度分析,392号头骨的圆洞为开颅手术所
致,从其周边的骨组织的修复和生长状态看,此人手术后仍存活了一
段时间……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