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other
标  题: 可可西里科学考察记(1) .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Oct 30 12:39:37 2000), 转信

走向无人区
----------------------------------------------------------------------------
----
                         ——可可西里科学考察记
                              赵军  冯祚建
    在我国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的西部,有一条绵延千里、山势雄伟的可可西里
山脉。山脉的周围有个辽阔的地区,叫可可西里地区。它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
面积约2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一块无人区。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多变,
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人类禁区”。
    近百年来,这样一块未被人类认识的宝地,曾经吸引了一些中外科学家去探险
和考察,但终因自然条件严酷而未能如愿。这便使可可西里地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
面纱。
    它的自然条件到底有多么恶劣?山上有什么生物?它们不怕严寒吗?……1990
年5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了一支由68人组成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该地区进行了3个
月的探险考察活动。通过艰苦的努力,考察队掌握了该地区的地质、动植物、冰川、
冻土、自然地理等20多个项目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历尽了艰辛,
饱尝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大家都成了“醉汉”
    考察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恶劣的高原环境。平均海拔4800多米的可可西里
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是阳光绚丽,顷刻间会漫天大
雪,转眼又是晴空。为了适应这一恶劣环境,使考察工作顺利进行,考察队在昆仑
山口附近海拔4350米的西大滩安营扎寨,暂时停止前进。
    此时已是初夏。与早已春暖花开的低海拔地区相比,这里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漫天飞舞的雪花,巍峨挺拔的昆仑雪峰和玉龙般的冰川,呈现出一派冬天的景色。
只有营地旁平缓的坡地上零星生长的植物嫩叶和开放的小花,才使这里显露出一丝
春意。
    夜幕降临了,狂风大作,寒风刺骨,队员们都穿上了厚厚的鸭绒衣裤,蜷缩在
帐篷里,体验着从未尝到过的寒冷。
    然而,给队员们带来最大麻烦的,不是严寒,而是高山反应。
    负责运输给养的是8名解放军战士。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走几步便要大口
大口地喘粗气;晚上钻睡袋时,中途必须进行一次大吸气才能进去,就连脱衣脱靴
也要喘上一阵。他们活动起来,头重脚轻像个“醉汉”。剧烈的头痛,使他们仿佛
生了一场大病。
    科学家李树德,这位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科学考察的老队员也难逃厄运,得了
高山反应不完全适应症,被送到格尔木治疗。
    不仅是人,就连汽车也患了“高山反应症”,走几里,水箱里的水就开了,这
时必须及时换水。80马力的吉普车,只有五六十马力了。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高山生理学家对考察队68人的身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2万
多个数据。统计结果表明,75%的人有高山反应,40%的人出现轻度血尿,10%的
人出现了蛋白尿。这些数据是研究高山生理的宝贵资料。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