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变 石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an 27 12:51:22 2001), 转信
变 石
变石的英文名称为Alexandrite,俄文名称“Александрит”,音译为“
亚历山大石”。变石古称紫翠玉。由于它具有在阳光下呈绿色,在烛光和白炽灯下呈红
色的变色效应,许多诗人赞誉变石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据说1830
年变石首次被发现于俄罗斯乌拉尔一个开采祖母绿的矿山上,矿工们将这种有变色效应
的宝石献给了俄国皇太子亚历山大二世,在他21岁生日的时候,将这种新发现的奇异宝
石镶在了自己的王冠上,并赐名为“亚历山大石”,意为变石。变石和猫眼一样,在矿
物学中属于金绿宝石,只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光学特点而成为两种不同的宝石。变石属斜
方晶系,晶体常呈短柱状和板状。可呈变色(绿色、红色),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
折光率为1.745-1.754,二色性强,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3克/立方厘米。韧性极
好。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都可以出现微弱的红光。
因变石中含有微量的铬,使得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它光线全
部强烈的吸收。因此,在白天时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其透过的绿光最多,故其呈现绿色
,用近似白光的日光照明,变石也呈现蓝色。可是一到晚上,当富含红光的蜡烛、油灯
或钨丝白炽灯照明时,透射的红光就特别多,故呈现出红色。“变石“由此而得名。变
色强烈显著的,是上等珍品。如果变色效应与猫眼效应集于一个宝石上,则是极为罕见
的宝石,价值极高。
变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目前的珠宝市场上用人造刚玉变石、人造尖晶石变石、人
工合成变石冒充天然变石出售。肉眼鉴别的主要依据是:多色性、包裹体特征和颗粒大
小。天然变石在日光下呈深绿色或萤绿色,粒度小于1厘米。具三色性。具有气、液两相
包裹体。人造刚玉变石只具有二色性。人造尖晶石无多色性。人造刚玉变石、人造尖晶
石变石具有气、液包裹体和弧形色带。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密度。
变石的评价与选购。变石应以完美的变色效应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多数情况下,
灯光下变石呈深红色到紫红色;日光下呈淡黄绿色和蓝绿色。最佳的祖母绿色和红宝石
的红色很少见到。
在过去的俄国,变石深受宠爱,所呈现的绿色和红色曾是俄国皇家卫队的颜色。有
些国家的人们把变石或月光石、珍珠定为“六月诞生石”,象征健康、富贵和长寿,被
誉为“健康之石”。变石和猫眼二者都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据报道,在斯
里兰卡曾发现过一块重达1876克拉的巨大变石,经琢磨后的成品最重为65.7克拉,现收
藏于美国的斯密森博物馆。
变石主要赋存于气成热液型、伟晶岩型矿床。目前,这种宝石的著名产地是斯里兰
卡,其次是俄罗斯的乌拉尔和巴西的米纳吉拉斯等地区。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