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离去的你……), 信区: other
标 题: 对中国数学发展的一些思索 2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16 09:04:19 2000), 转信
我想强调另一个方面,应外部的需要而扩充的问题。我国建设需要与科学技术息息
相关的数学,需要能握住时代科学脉搏的数学家,需要敢于在科学难题荆棘中独 蹊径
探索数学方法的探索者。只有这样我国数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赶超。前几年日本人
发展传真机,占领了世界的大部分市场。如果美国人跟着日本人的路子走,是否能超过
很难说,即是超过也只能达到日本人的水平。美国采取的战略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传真机我不做了,你去做吧!我做电子邮件(Email),Email有一天把你的传真机全部
打倒,现在全世界都看到这一趋势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界敢于独 蹊径,在科学实践中探索数学新路者不乏其人
:1982年,邓聚龙教授将客观现实中存在的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量称为“灰量”,并
在其基础上提出灰色数学;1983年,蔡文教授受工人将高度超过车间大门的机器搬运进
车间里的启示提出物元分析;1989年, 凯韬教授因对思维规律感兴趣受钱学森教授启
发和鼓励提出思维数学;1990年,王光远院士根据建筑工程研究的需要提出未确定数学
; 1994年,刘建忠高级工程师因“发现”康托尔集合和模糊集合的哲学基础是形式逻辑
矛盾而提出以辩证法矛盾为哲学基础的反演集合……。
但与国外的数学创新比较起来,让人感到国内学术界对待这些成果不象对待国外的
那样重视。科学上的突破常常是少数人、有时是在鲜为人知的环境下完成的。其中有的
可能对科学技术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学术界的广泛参与,新理论发展进程将
会十分缓慢。学术界积极参与即可以造就数学创新氛围,催生出更多的数学新思想,又
可以使新理论得到更加严格的检验,并从新的角度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发现
真理,扬弃谬误,筛选出优秀的新思想。
同时,对国内数学创新成果要注意培养,允许它有一个完善过程。其实,国外的绝
大多数数学创新成果开始时也是或不完善的,或引起普遍争议而一时难以得到一些人认
同,有些甚至遭到攻击。但一传入中国,就被国内一些学者视为天籁之音,奉为圭臬。
这不应该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探索者今天的处境,可能就是中国数学下一代——未来数学
家们明天所要遇到的处境。给这些探索者们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开一个好头,对中国
未来的数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数学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应用。数学有其自身的价值,它的价值是能否为科学技术的
发展提供有效工具;数学有内在的规律,它自身需要完善系统化。但相比之下,更重要
的是提供工具。因为这是它之所以有必要存在的原因。数学离开为科学技术服务,就成
了符号游戏。
3.博采众长,发展创新,尽快形成中国数学学派
一个民族要自强,就需要开放、开明、开创。开放“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开
明“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开创“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任何一个人
、一个国家要在科学上取得突破,几乎都需要以他人、他国的成就作为基础和起点。因
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这是完全正确的。吸收的目的是超越,为
了超越,我们的眼睛就不能总是盯着西方,中国有中国的文化,西方有西方的文化,中
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它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和
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想在与西方数学思想碰撞、融汇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数学思想,
这些新数学思想应当发扬光大,并且自然而然应该属于中国数学学派范畴,因为它是我
们民族创造的;中国数学学派还应该包括从民族数学遗产中挖掘整理出的数学思想和一
切由我们本民族努力得到的东西。如吴文俊院士提出的数学机械化理论,是挖掘我国古
代数学思想而产生的;冯康院士独创的有限元方法,是属于我们本民族努力得到的范畴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掌握新数学思想上,不必管它是谁家的,“不管黑猫白猫
”,只要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我们都“拿来”。在今天我国数学总体研究水平落后于西方
的情况下,对国外重视的课题我们有人跟踪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要“不以人蔽己”,
要坚持走自己的数学创新之路。只有大胆走自己的路,中国才能尽快形成自己的数学学
派,成为数学强国。
现代高科技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是一种数学突破和数学应用的竞争趋势。谁掌
握了先进的数学,谁就能更快的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以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为目标,吸
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并将它们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本土化”,形成中国自己
的数学学派,是中国数学发展的光明之路。
--
人潮人海中 有你有我 相遇相识相互琢磨
人潮人海中 是你是我 装作正派面带笑容
不必过分多说 自己清楚 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不必在乎许多 更不必难过 终究有一天你会明白我
--
你在的时候 生活中充满欣喜
你走了以后 留下孤单的回忆
突然间发现 梦中也可以哭泣
曾经有你
不停想你
永远爱你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