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萧条庭院), 信区: other
标 题: 分形——自然界的几何学(3)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9 12:23:25 2001), 转信
然而,最重要的一些分形和线性自相似还是有区别的。其中有些是描述普通随机性的分
形,另一些是能描述混沌,或非线性系统的分形(在这种系统中对系统行为起作用的因
素,其作用程度与其产生的效果不成比例)。让我们为上两种情况举出实例。
我们的分形由于能伪造海岸线、山峦和云团而知名。另一个例子是为《星际旅行
II》那样的影片制作的一些场景。
我们的分形模拟著作从少量的人类智慧和大量的博物学知识开始。人类智慧从观
察某些事物入手,像立体派画家那样做观察。“云团不是球形,山峦不是锥形,海岸线
不是圆的,树皮不是光的,闪电不会沿直线行进”。所有这些自然结构都具有不规则形
状,它们是自相似的。换言之,我们发现,把整体中的一部分放大便能进一步揭示其深
层结构,而它几乎就是我们一开始处理的那种原始结构的复制品。
博物学知识涉及对自然结构事实的收集与分类。例如,当你测量一个国家的海岸
线,测得越精细,海岸线长度长度便会越长,因为你不得不计入沿海岸线长度越来越小
的不规则性。刘易斯.赖伊.理查森已经找到描述这种长度增加的经验定律。
为使分形几何有意义,我们不得不寻找一种方法,从数量的观点来表达形状的复杂
性,就象欧几里得几何引用角度、长度、面积、曲率,以及用一维、二维、三维这些概
念一样。
对于复杂的几何形体,普通维数的概念可能随尺度不同而改变。例如,直径10厘
米的球用1 撩状值南赶 做成。从远处看,球是一点。离10厘米远,线球是三维的。在1
0毫米处,它是一维线团。在1毫米处,每根线变成了圆柱体,整体又一次变成一维,如
此等等,维数“交叉”反复从一个值到另一个值。当球用有限数目像原子那么小的微物
代表时,它变成零维。
--
你在的时候 生活中充满欣喜
——曾经有你
你走了以后 留下孤单的回忆
——不停想你
突然间发现 梦中也可以哭泣
——何必爱你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6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