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foxpp), 信区: other
标 题: 月球的形成:撞击法?(zz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8月19日13:16:1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转载自:http://www.scienceworm.com
从地球表面抛起了一大块熔融的地幔岩石,进入了地球轨道,当
烟雾全都散尽的时候,一颗新的卫星——月球,出现在天空中。45亿
年前的这幕景象,源于一颗火星大小的星体,撞上了当时已经几乎完
全成形的地球。作者建议这种时候我们最好还是待在屋子里会比较安
全。
加州大学的Robin Canup将地球和那颗火星大小的撞击体,细分为
20,000个单位,并把每个单位彼此之间的应力、熔融状态和重力都列
入考量,建立起一套3D的立体模型。不过由于单一个碰撞的模拟都要
耗时数天到一周,而如果把所有可能的撞击都列入考虑的话,几辈子
都做不完,於是Canup利用新的技术,把计算的范围尽量缩小,挑选了
30种最可能给我们较好结果的情况加以模拟。
一场“大约以45度交角,由地球及一颗火星大小的星体撞击”之
後,似乎就可以把质量恰当的物质放进轨道。这样的场景要比先前的
模拟好上许多,过去建立的模型往往都须要根据一场更大或更小的撞
击、尚未成形的地球、甚至是不只一次的撞击才足以形成。因此这样
新的模拟给了我们关于“月球形成”的一幅更为清晰的景象。
“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吗?”我想这个话题是不可能就这样终结
的,更何况我们连月球的真正组成都还不甚明白呢。或许到了2004年
欧洲SMART-1登月计划进行之後,我们又会有全新的视野也说不定。
Nature, 412, 708 (2001).
Edited by Sciscape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