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1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2:40 2001), 转信

海 王 星  
  按距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海王星排行第八。它的亮度为7.85等,只有在
望远镜里才能看到。由于它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法,它被命名为涅
普顿(Neptune)。涅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掌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
海王星的天文符号象征涅普顿手中寒光闪闪的神叉。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4年6月28日拍摄的两张海王星照片。可以看见南纬30度和南纬60度
的云。1989年旅行者二号飞过海王星时拍摄到的大小暗斑已经消失。 哈勃太空望远镜分
别于1994年10月10日,10月18日和11月2日拍摄的海王星图片。图片显示在几天内海王星
大气的快速变化。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2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3:22 2001), 转信

天 王 星 的 孪 生 兄 弟
  海王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长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周需要165年。从1846年发现到
今天,海王星还没有走完一个全程。海王星的直径是49400千米,和天王星类似,质量比
天王星略大一些。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主要大气成分都是氢和氦,内部结构也极为相近,所
以说海王星与天王星是一对孪生兄弟。
  海王星距离太阳太远了,那儿的阳光强度仅相与于一盏0.8米外的百瓦电灯,所以海
王星的表面温度极低,大气下的冰层估计有8000千米厚,比地球半径还大。
  天王星有美丽的光环,海王星有没有光环呢?这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1846年
10月初,英国天文学家拉塞尔(William Lassel)曾报导他看见了海王星环,但到底有没有
呢?天文学家众说不一。1984年,美国和法国天文学家在两个天文台同时观测7月22日的
掩星后,达成了共识:海王星有一条不连续的环带,其长度不过100千米,宽度只有10~
15千米。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3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4:01 2001), 转信

笔 尖 上 的 发 现
  天王星被发现不久,人们就往意到天王星的运动有些奇怪,总是偏离天体力学计算的
轨道。有人推测天王星轨道之外可能存在另一颗行星,它的引力作用使天王星的运动受到
干扰,这在天文学上叫做“摄动”。1845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的学生亚当斯(John C
ouch Adams) 算出了这颗摄动行星的轨道和质量,并将结果寄给了皇家天文台台长艾里(
George Biddel Airy)。由于人轻言微,他的研究成果没有被重视。
  与此同时,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勒威耶(Urbain Le Verrier)也在研究这一问题。1846
年9月18日,勒威耶把他的研究结果寄给柏林天文台的伽勒(Johann Gottfried Galle)。
伽勒9月23日接到信后,当晚在勒威耶预言的位置附近找到了这颗新行星,命名为海王星
。由于它是由天文计算而发现的行星,所以被称为“笔尖上的发现”。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4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4:35 2001), 转信

坐失良机的天文学家
  由于海王星的发现,勒威耶和亚当斯的名字传遍了整个世界,而一些天文学家却痛感
坐失良机。当初,伽勒接到勒威耶的信后,首先交给了恩克(Johann Franz Encke)。恩
克以研究彗星著名,那一天正是他55岁生日,为了与家人团聚,共度良宵,放弃了发现海
王星的大好机会。
   那个把亚当斯的报告束之高阁的艾里自然也后悔莫及。事后他才发现亚当斯计算出来
的未知行星轨道与实际轨道相差无几。
  还有一位法国天文学家拉朗德(Joseph Jerene de Lalande),在51年前就已走到了
成功的边缘。1795年5月8日、10日,他曾把海王星当恒星记录下来,发现这两次记录的位
置有细微的变化,他以为像往常一样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如果不是一念之差让旧思想框住
头脑,而是作第三次、第四次观测,那么,发现海王星的桂冠很可能会落到他的头上。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5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6:22 2001), 转信

“旅 行 者 2 号” 的 发 现
  1989年8月24日,经过12年长途跋涉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如期到达了旅途的最后一
站—-海王星,对海王星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给天文学家发回了大量清晰的照片和数
据,使我们对海王星的了解再也不像雾里看花那样朦朦胧胧了。
    “旅行者2号”飞近海王星拍摄的照片向人们显示,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
渡、富有生气的世界。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在翻滚。在海王星的南半球有一个醒
目的大黑斑,其形状、相对位置和行星的大小比例竟与木星大红斑类似。天文学家认为它
也是一个大气旋,是令人惊心动魄的风暴区。
  “在旅行者2号”考察海王星之前,一般认为海王星只有两颗卫星,那就是海卫一和
海卫二。飞近探测后又发现了6颗卫星,从而使海王星的卫星总数达到8颗。新发现的卫星
暂命名为1989N1~1989N6。1989N6距海王星最近,其它依次是1989N5、1989N3、1989N4、
1989N2、1989N1、海卫一和海卫二。
海卫一
 “旅行者2号”重点考察了海卫一。当它从南边逼进海卫一时,摄像机前出现了一个耀
眼的白色世界,冻结的氮构成的海卫一极冠覆盖了南半球的大部。海卫一表面温度大约只
有-310℃。科学家推测它是由岩石和冰混合而成的天体。探测器发现海卫一上的冰火山正
在喷发,喷出的是白色的冰雪团块和黄色的冰氮颗粒。由于海卫一重力不大,这种喷发物
可高达32千米,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4倍。迄今为止,海卫一是己发现的太阳系中第三个
存在活火山的天体。
  “旅行者2号”发现海王星有5条光环:里面的3条比较模糊,可能是由卫星碎片构成
的;外面的两条环比较明亮,较里面的环完整;最外面的环只有几段弧特别亮,仔细观察
后发现,原来环中嵌有七八团冰块(最大的直径约有10~20千米),其它的则是很小的冰
晶和碎石。
由“旅行者2号”拍摄的染色的海王星云层结构图片,不同的海拔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深
色的海拔低,浅色的海拔高 “旅行者2号”拍摄的海王星伪彩色照片。海拔低的为蓝色,
海拔高的为白色。极亮处为大暗斑南部的云。阳光的散射导致边缘为红色
“旅行者2号”通过不同滤色片拍摄的海王星。上面的三张透过的分别为橙色,紫色和紫
外滤色片,显示出亮云。下面的三张为海王星大气(甲烷)吸收增强后的效果 “旅行者
2号”于1989年8月23日拍摄的图片,图中显示出两个海王星环和由“旅行者2号”发现的
海王星的卫星Larissa(1989N2),该卫星在图的最左边留下一个短的轨迹
“旅行者2号”距离2800000千米拍摄的海王星大暗斑近照 在四天半期间,海王星大暗斑
周围云的变化,由“旅行者2号”拍摄于1989年8月
“旅行者2号”拍摄的海王星的伪彩色图片,半透明的雾层笼罩着海王星(红色) “旅行
者2号”于1989年8月15日距离157 000千米拍摄的图片。海王星甲烷旋云在主云面的50千
米上方
“旅行者2号”距离590,000千米拍摄的海王星高海拔的云 “旅行者2号”拍摄的图片显示
了海王星大暗斑和亮云间的小暗斑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海 王 星 6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21:17:24 2001), 转信

出 现 了 新 问 题
  当“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进海王星周围的空间时,它的磁强计测量了海王星的磁场
和磁层。发现海王星的磁极与海王星的南北极偏差50°。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一直把天王
星的偏心磁场看作异常,现在海王星也如此,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如何解释这两个行星
的磁场,成为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另外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海王星这样一颗远离
太阳的行星为什么会有如此活跃的大气活动?这个天文之谜等着后来者去揭开。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