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土 星 1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9:31:09 2001), 转信

土  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一颗美丽的行星,凡是用望远镜看过土星的人,无不惊叹不已
。土星公转轨道半径为14亿千米,冲日时最大亮度为0.4星等。土星那橘色的表面,漂浮
着明暗相间的彩云,配以赤道面上那发出柔和光辉的光环,远远望去真像个戴着顶大沿遮
阳帽的女郎。
  土星自转一周为10小时14分。由于自转迅速,赤道凸出成为一个扁球体,赤道半径要
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约合二十八宿之数,每年镇一宿,故
古时我国又称其为“镇星”。土星长期被当作太阳系的边界,直到1781年发现天王星以后
,太阳系才得以扩大。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作时间和命运之神的象征。罗马神话
中称其为萨图努斯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是神王宙斯之父,是在推翻父亲之后
登上天神宝座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土星与农业联系在一起。在天文学中的符号,
像是一把主宰农业的大镰刀。
  土星大小仅次于木星,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直径约12万千米,是地球的9.5倍;
体积是地球的730倍。但它的平均密度却比水还要小,仅有0.7克/立方厘米。假如将土星
放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
  土星的内部结构与木星相似,也有岩石构成的核。核的外面是5000千米厚的冰层和金
属氢组成的壳层。再外面也像木星一样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这些彩色的云带主要由
氢、氦以及甲烷等组成。如果说木星大气运动多变,那么土星大气运动就显得平静、单纯
而快速。土星表面的喷射流,速度最快时可高达400米/秒以上。可真正的土星表面是看不
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云顶,其温度低于-200℃。
  旅行者号探测器发现土星也有一个大红斑,长8000千米,宽6000千米,比木星的小许
多。它可能是由于土星大气中上升气流重新落入云层时引起扰动和旋转而形成的。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土 星 2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9:32:55 2001), 转信

奇 妙 的 土 星 环
  土星最让人着迷的便是美丽的土星环。
  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土星时,发现土星有两个“耳朵”。他误认为土星
可能是由一大二小三个天体组成,怀疑这两耳朵是两颗卫星。但他一直不敢将观察结果发
表,其原因是“卫星”并没有绕土星公转,似乎永远停留不动。而更令他惊奇的是那两颗
“卫星” 两年后竟然失踪,三年后又重新出现。
  半个世纪后,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用更大更好的望远镜进行
观测,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那两颗“卫星”是与土星不相连接、环绕在土星赤道面上的
光环。这光环由无数形状、大小不等,直径在7.6厘米~9米之间的冰块组成,以很快的速
度围绕土星运转,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光环的直径达27万千米,厚度为1
0千米左右,自东向西自转。167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
ini)发现光环中有一圈空隙,这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环缝。
  土星环的结构在17~19世纪被陆续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初,至少3个探测器对土星
“走马观花”,发现环的结构极为复杂。
  人们根据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把土星环划分为7层。距土星最近的是D环,亮度最暗
;其次是C环,透明度最高;B环最亮;最后是A环。在A 环和B环之间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环
缝,缝宽约5000千米。在A环之外有E、F、G三个环,最外层的是E环,十分稀薄和宽广。

  “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把土星环的近距离照片送回后,科学家们非常吃惊:原来
每一层又可细分成上千条大大小小的小环,即使被认为空无一物的卡西尼缝也存在几条小
环。在照片中可见到F环有5条小环相互缠绕在一起。土星环的整体形状类似一张巨大的密
纹唱片,从土星的云顶一直延伸到32万千米远的地方。 光环的颜色远看是红棕色,其实
每层都稍有不同,C环是蓝色,B环内层为橙色,外层为绿色,A环为紫色,卡西尼缝是蓝
色的。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土 星 3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9:34:15 2001), 转信

强 磁 场 与 大 闪 电
  “先驱者”和“旅行者”发回的资料表明土星具有磁场,其强度为木星磁场的几十分
之一,但比地球磁场大得多。土星磁场宛如大鲸,头部圆钝,尾巴粗壮。它的奇特之处在
于磁场磁轴与自转轴几乎重合,夹角为0.7°,而在地球上为12°。土星磁场的磁尾张角
非常之大,是土星轨道处太阳风非常微弱的缘故。土星辐射带范围比地球的大10倍,但比
木星的既小且弱。土星还具有较强电磁辐射,探测器在不久的将来在万千米外便可收到土
星发出的无线电波。
  土星上存在一种惊人的巨型雷暴闪电,跨度达六万多千米,覆盖土星周长的六分之一
以上。如此大的闪电若发生在地球上,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半。闪电频带宽,暴发周期为几
秒。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土 星 4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9:36:12 2001), 转信

丰 富 多 采 的 土 星 家 族
  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大行星。从1979年开始,探测器不断发现新卫星,使土卫
迅速增多到23颗。土卫形态各异,天文学家对它们有着极大的兴趣。
土卫一 (Mimas)
  土卫一直径是390千米,上面有一直径约130千米的大陨坑。
土卫二 (Enceladus)
  土卫二表面覆盖着厚厚冰层,一半地区是荒凉的平原,另一半则坎坷不平。科学家认
为它可能同木卫一一样具有火山活动。
土卫三 (Tethys)
  土卫三表面被冰层覆盖,冰上有条长2360千米的裂缝和一直径约400千米、深16千米
的撞击坑。
  土卫四 (Dione) 土卫四直径约1120千米,上面有众多的陨坑。在它的轨道上还有伴
星土卫四B,它超前土卫四60°,位于土卫四与土星的引力平衡点上。而在土卫四B附近还
有颗更小的伴星。
    土卫五 (Rhea)土卫五直径约1530千米,表面有许多环形山,类似月球和水星。
    土卫六Titan 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土星卫星
    土卫八Iapetus 一面很亮,另一面很暗,是个“阴阳脸”。
  土星的卫星有的直径小于30千米,表面情况大同小异,就不一一介绍了。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warmsun (make it run, make it right), 信区: other
标  题: 土 星 5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an 12 19:37:45 2001), 转信

女 巨 神 土 卫 六
  1655年3月25日,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在用自制的3.7米长折射望远镜观测土星时,无
意中发现了一颗土星的卫星。它就是最受天文学家瞩目的土卫六,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土
星卫星。这颗卫星被命名为提但(Titan)。提但是希腊神话中的女巨神,第二代土星之
神克洛诺斯(Cronus)的妻子。
  土卫六长期被认为是太阳系卫星的卫星之王。“先驱者号”探测器在距离它35万千米
处拍下5张高分辨率照片,照片上土卫六呈现出美丽的桔红色。“旅行者号”测量的数据
资料改写了土卫六原来5800千米的直径,实际为4828千米,迫不得已把王冠让给了木星的
卫星木卫三,屈居第二。科学家一直对土卫六很感兴趣,原因在于它是卫星中唯一有大气
存在的。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约占98%,甲烷占1%,其余为碳氢化合物等。大气层厚
度约为2700千米。土卫六表面温度很低,在-190℃~-210℃之间,有美丽的液氮海洋。这
些条件与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情况相似。
  虽然看不到土卫六的表面,但“旅行者号”探测器提供的资料显示土卫六是太阳系中
的又一个奇异世界,黑暗寒冷的表面,液氮的海洋,暗红的天空,偶尔洒下几点夹杂着碳
氢化合物的氮雨等,表面可能存在有机物堆积。这些是人类了解生命起源和各种化学反应
的理想之处。
  土卫六离土星的平均距离约122万千米,几乎是沿着圆轨道绕土星运动。为什么土卫
六能够等距离地绕土星运动,还是一个待解之谜。土卫六自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300多
年,但人类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
没有学识,要有常识
没有常识,要会掩饰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