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foxpp~拜师学艺中), 信区: other
标 题: ISO观测鹰状星云内的冰火世界(zz)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20日22:57:0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发信人: cassandra (特洛伊公主),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ISO观测鹰状星云内的冰火世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Sep 18 15:40:54 2001)
ISO观测鹰状星云内的冰火世界
天文信息
2001-9-13
消息来源:http://www.tas.idv.tw
EUROPEAN SPACE AGENCY NEWS RELEASE
Posted: September 11, 2001
图为欧洲太空局(ESA)红外线太空天文台(ISO)所拍摄的M16鹰状星云,
是目前天文学家关于该 星云得到的最好的红外光影像。
ISO 可以观察其它波段所无法看见的部分,如低温尘埃,这类星体主要
辐射波段在红外光。ISO 的分辨率足以在一千公里外发现一厘米厚的冰。
而照片中呈蓝色雾状的正是鹰状星云中的尘埃, 温度约为摄氏-100 C,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些尘云中隐藏着正在诞生的炙热新恒星。
鹰状星云位于7000光年外,是一个新恒星诞生相当活跃的星云,巨大的
云气主要由极细微的尘粒 构成,而低温正是促成恒星诞生的因素之一。
恒星是巨大的高温气体球,核心内被极度压缩的原子进行聚合反应,产
生的能量与重力抗衡。在 恒星诞生之初,星云中的尘埃与气体被压缩时,
温度升高,开始有热辐射,与重力达到平衡,若气体温度过高,恒星诞生
过程会被中断,因为它们的动能太大,不受重力束缚,也无法被压缩至足
够的高温来产生融合反应。大质量恒星诞生过程耗时数千至数百万年,太
阳的形成过程则约数千万年。
ESA的天文学家 Goran Pilbratt 以 ISO 对老鹰星云进行观测,他表示
可以侦测到尘埃本身的辐射,低温尘埃在星云中的角色相当重要,而恒星
诞生的过程仍然并不完全明了。
ISO 也对某些特殊环境温度的辐射波长进行观测,特别是部分星云边缘
被恒星辐射加温处,可能具有适合有机分子形成的温度。星云内部则温度
低得多,但这里正是恒星诞生之处。这些区域必须以次毫米波探测,2007
年 ESA 将发射第一架次毫米波望远镜赫歇尔号进入太空。
图右 ISO 拍摄的 M16 中,蓝色部分为波长 7.7 micron,红色则是
14.5 micron 的红外光。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