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retty (台风来啦~好凉快:)), 信区: other
标 题: 揭示宇宙大爆炸的奥秘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7月07日18:50:0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揭示宇宙大爆炸的奥秘
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下午,在卡那维那尔角火箭发射场,德尔
塔二型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
称,这个耗资1·45亿美元的探测器,将试图精确揭示有关宇宙演
化过程中蕴藏的某些惊人的秘密。
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英文简称MAP,意思恰好是“绘图”)将
在8月初飞过月球,9月飞到工作地点,开始执行为期两年的考察任
务,探测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痕迹————分布在整个天空的宇宙
微波背景辐射。它的观测位置是精心选择的,靠近第二个拉格朗日点,
大约在太阳—地球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这样可以确保
MAP上的望远镜在任何时候都能挥洒自如地观测太空深处的情况。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俄裔美国科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宇宙开始是个高温致密的火球,它不断地向各个方向迅
速膨胀。当温度和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宇宙发生剧烈的核聚变反应。
随着温度和密度的降低,宇宙早期存在的微小涨落在引力作用下不断
增大,最后逐渐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当时,一些科学家反对这一理论,并讥笑说,“如果宇宙起始于某
次大爆炸,这种爆炸理应留下某种遗迹,那就请把它找出来吧!”与
他们的愿望相反,大爆炸的遗迹在1964年果真被找到了:这就是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模型,也与DNA双螺旋模型、地球
板块模型、夸克模型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科学中最重要的四个模
型。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约
140亿年前(关于宇宙年龄,还有不同的说法),宇宙形成之初,
致密物质像笼子一样禁锢了所有辐射,大爆炸后30万年,随着这些
物质密度的下降,微波背景辐射才得以挣脱束缚。就像恐龙化石能让
我们认识若干万年前的恐龙一样,这种“化石”光可以不受阻挡地穿
越茫茫宇宙,让我们了解宇宙“婴儿时期”的各种信息。
科学家说,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深入了解,一些困扰人类多年的
问题可望得到回答:大爆炸后的第一瞬间发生了什么?宇宙是如何演
变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具有复杂的星系结构?宇宙的年龄究竟是多少
?宇宙的膨胀速度到底有多快?等等。
发射捕捉“化石”光的探测器,对美国宇航局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了。1989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历时15年研制成功的宇宙背景
辐射探测卫星(简称COBE)。1992年,COBE获得一个上
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头条的惊人发现:背景辐射虽然几乎是均匀分布
的,但在天空中上万个点中,却有一部分的温度不一样,扣除地球运
动的影响后,有的地方是2·7251K(K为绝对温度),有的地
方却是2·7249K。这种微小的热变化,或者叫各向异性,表明
从一开始宇宙就有热点和冷点,也就是说,早期宇宙物质密度存在差
别。
COBE描绘出的只是一张草图。因此,美国宇航局在1996年
开始研制MAP。与COBE相比,MAP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
COBE的飞行高度比普通通讯卫星还低,而MAP高高在上的飞行
轨道则使它免受月球、地球、太阳的干扰;COBE把天空分成6000
块像400个月球一样大的区域进行搜索,而MAP将观测300万
多块只有月球1/4大的区域————有科学家因此戏称,如果说
COBE能看见上帝,MAP就能看见上帝的指纹;COBE测量不
同区域温度差的精度大概不到五万分之一度,而MAP的精度可达到
百万分之一度;等等。
“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图谱,就像宇宙初生时的一幅快照,这
不能不说是宇宙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员
章德海说,“微波背景辐射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居然把我们对宇宙的
一种可供检验的认识,推进到了如此遥远和深邃、令人难以置信的程
度。”
--
如果一生只能看见一颗流星
和你在一起是我唯一的愿望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