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alyujun (枪枪), 信区: other
标 题: 恒星的视向速度(下)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Oct 27 23:29:14 2000), 转信
stronom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iablo 所发表 】
光是一种电磁波。一束光线所敬之处,电场强度周期性地变强变弱,时而达到极大
值,
时而达到极小值,这种变化以光速在空间传播。当一个源发出一定的光线时,只有在该
源
和接收器的距离保持不变得情况下,我们收到的光的频率才和原来的相等。如果光源向
着
我们运动,每个后发波的强度极大点在传播中经过的路程就比紧挨在前的先发波略短一
些。
光波极大点到达我们这里的时候变成比发出时节奏更快的一串信号,也就是说,向我们
移
近的发光体的光比起实验室里同样光源的光比起实验室中同样光源的光就显得频率偏低
,
颜色较红。实际上这种情况和观测武仙座那个X射线源所见情景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一个
X
射线源绕一颗星作轨道运动时,有时向我们接近,有时背我们远去,X射线闪光的频率也
就显得在变高变低。
恒星光谱吸收线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测量得很精确:最好的办法是把恒星光谱和通过
同
一架摄谱仪形成的实验室光源光谱进行对比,以查明恒星光谱中各种原子的吸收线处于
本
来应在的地位还是有所偏移。这样也就容易测定该星的视向速度。
特别重要的是测量密近双星的视向速度。一颗星围绕另一颗星公转,只要我们不是
正
好垂直地向它们的轨道平面望去,这颗星在轨道运动中就时而朝我们奔来,时而背我们
离
去。我们可以测量光谱中这颗星视向速度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且利用它(请阅附录×称
恒
星的重量×)来推求有关恒星的质量。实际上我们正是根据光谱中由多普勒效应产生的
谱
线位移才知道有许多星并不是单星,而是双星。这种双星离开我们实在太远,所包含的
两
颗星彼此又靠得太近,所以我们用望远镜看不出它们是双星。两颗星并不交替掩食倒不
要
紧,光谱吸收线的周期性位移依然会告诉人们,那是一对沿着各自的轨道相互公转的双
星。
--
我灌听涛头
君灌听涛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灌一版水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