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x (再来吧……), 信区: other
标  题: 瑞士军刀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11日22:24:2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我一向对冷兵器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崇敬而畏惧,爱不释手又保持一定距离的审视。
对于冷兵器的收藏,则更是遵循一条原则,可遇而不可求。  
  记得儿时,一个同学的父亲被红卫兵揪斗,其父为国民党黄埔某期的军官,主要罪
证就是从他家中搜出一柄“中正剑”。据说凡黄埔同学,皆拥有一柄蒋亲授的短剑,大
概是让他的弟子们时刻不要忘记杀身成仁。在我那时看来,这剑太不起眼了,剑身大约
两指宽,长也不过三十多公分,关键是剑柄,既未镶银嵌玉,亦无黄金珠宝,甚至连铜
铁都不是,而是包裹了不知取自何种佳树的两块木头,沉实而暗淡,有种说不出的朴素
感,要不是剑身上镌刻有“中正”两字,恐怕多数人如我一般,对其会不以为然的。
  现在想来,我那时正对纷繁而漂亮的维吾尔小刀着迷,怎么会被中正剑打动呢?
  维吾尔小刀,式样多变,而刀锋总是向上弯去,翘那么一下,显得秀颀而活泼,一
如他们男子的髭须,顶尖的地方向上一翘,便充满了幽默与世俗的力量。因而维吾尔小
刀几乎没有杀伐格斗的气势,更多地表现出在餐桌上对付肉骨头、在瓜果园里对付水果
的日常生活意味。就是刀柄与刀鞘,亦被装点得美轮美奂,毫光四射。一柄上好的维吾
尔英吉沙小刀,要经过匠人的精心打制十数日才能完成,刀把上常常镂金雕玉,白铜的
刀鞘上,亦会镌出花卉或几何图案,再镶嵌上珠宝,那可真是夺目耀眼,悬之于壁或腰
胯,该是怎样的气度?
  维吾尔人是极讲究装饰性的民族,就是再一般的一把小刀,也会被他们摆弄得很有
起色。或一只牛角,或一截塑料牙刷把儿,经过他们组合,表现在刀把上,就是艺术。

  原先只知道瑞士产名表,罗马表欧米茄什么的,提起来就不禁令人肃然起敬。那个
以生产时间而闻名遐迩的国度,总让人猜想,每个人的脑袋里都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齿轮
,夜深人静的时候,全世界都是齿轮啮合的咔嚓声。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问我,知道瑞士军刀吗?我才又一次明白,这世上还有许多我
闻所未闻的事。怎么,那个以生产时间,并由此告诫人们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的国家,
还生产杀伐生命的冷兵器?那个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中立国,用和平宁静庇护了大批战
争的受难者并成为永久性和平之都的瑞士,怎么会出售雪寒锋刃的利器呢?而且毫无疑
问它们会是非常精良的。想一想,钟表那样复杂而精密的东西,在瑞士人的手里被玩得
分毫不差,打造像刀这样的兵刃,想必也是极讲工艺、考究万分的。  我想,既然是
军刀,就该大气凛凛,八面威风,有青蓝的锋刃,质朴简洁,一触即发,充满杀气,是
为军中之神器也!对一件冷兵器的幻想,使我在一段时间里对人类有了新的思考。
  但是事情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结果。嗬,这就是瑞士军刀?在朋友从暗红的手工皮
套里掏出那把小玩艺儿的时候,我简直就无法相信,或者不能强迫自己相信,这就是瑞
士军刀。
  说它是军刀,更不如说它像一件旅行用的多用餐刀。显然,它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
意义上的兵刃,它已经从形的制约中逃脱,基本上摆脱了作为刀应有的优美体态,而更
实用,更智慧,更接近于生活。暗红色的塑料刀身,粗壮而短,仅容一握。说它是刀,
不如说是多种工具的组合体,这更符合兼容并蓄的思想,伟岸的刀形有很大的程度不是
为了实战,而是为了起到烘托震慑的作用,当然,烘托的是使用兵刃者的神武,震慑的
是被刀尖所指的人。可见,瑞士人完全把刀的原有作用消解了,除去形骸,只留灵魂。

  一把正宗的瑞士军刀,功能多达26种。开启军刀,你会发现那些不同作用的工具
,像书页一样从自己的居所闪身而出,有刀、有钻、有剪刀、有起子、有镊子,甚至还
有掏耳朵的耳勺,捅牙花子的牙签等等不一而足。相比起来,中国人在一些事情上爱在
它的外部动脑筋,怎么拾掇得漂亮华贵,怎么个穿金戴玉,在形式上绞尽脑汁。但是多
少年来,刀还是刀,刀的本质、刀的灵魂丝毫未变,刀的作用也一如既往,最高的形式
就是杀人取命,还能有什么呢?而瑞士军刀的创造者就大为不同了,他们的思维正好与
我们相反,他们摒弃了在事物外部寻找灵感的可能,而直接进入事物的内部,从根本上
改变了刀的命运,把一件绝对的事物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把不可逆转的矛盾,变得游刃
有余;将单一的指向,发展成多极的出击。
  一把刀的灵魂,握在无数杀伐者的手中,刀与血组成了这个世界最严格的戒律,刀
与血不是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刚柔相济。刀过去,身后是一片空白,血过去,身后仍
然是一片空白。世界上有多少烦恼事,因为有了刀而乱麻断斩;世界上有几许雄壮心,
因为有了血而灰飞烟灭。
  从收藏冷兵器的角度看,我似乎更喜欢保持了原始风貌的形形色色的刀们。它是一
种精神的外化,是一种生与死的审美体现。藏族人的藏刀,直率简单,线条粗硬而大气
,斜插于腰间,自有一分威猛;傣族人的长刀和缅甸人的缅刀,更具原始气度,就是两
页竹片外裹棕皮的刀鞘,仍然掩不去其骁勇的光焰。日本人的武士刀,则表现了东方的
神韵,刀与菊花,构成了最铁血和最温柔、最野蛮和最文明的两个层面,或者为矛盾的
最理想统一,武士刀是武士道的具体外化。
  我佩服瑞士军刀的机巧,爱它的峻拔轻灵、率直威猛,亦爱它的沉涵节制,蓄势待
发。但我不能容忍其形制上的含混甚至委琐。作为刀就该有刀的形体,漂亮、流畅、有
分量。是刀锋的地方一定隐含着杀气,是刀背的地方必然埋伏着力量,是护手的地方布
满呵护,是刀柄的地方凸现着熨帖。
  因为,刀是手的延伸,是眼睛的光芒,是内心的想法,一切丧失了刀之形体的刀,
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应该再是刀,对瑞士军刀,我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了,在我的刀的
队列里,你不能插足。

--
             
               每个城市冬季都容易下雨 就像我走到那里 都可以想你 
               想念是一种果实甜中带酸 盛产在夜里
               满满的回忆 带着 不确定的心情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