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痛,无边无际), 信区: other
标  题: 你知道“盐”吗?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Dec 19 20:40:30 2000), 转信

发信人: lintel (心情真好), 信区: Health
标  题: 你知道“盐”吗?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ue Oct 10 14:06:00 2000), 转信

食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里就
用了近4页的篇幅来为“盐”作解,大大超过解释其他食物。

普通食盐,又称“咸盐”,化学成份是氯化钠,属高钠低钾盐。盐出现在我国的历史十
分悠久,据史籍记载,传说中的蚩尤曾与黄帝激战于涿鹿之野,被黄帝追而斩之,血流
满地,变而为盐,因蚩尤罪孽深重,故百姓食其血,这就是我国古代曾把“盐”说成是
“蚩尤之血”的由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食盐曾是希罕贵重的东西,古罗马人把盐称为“有益健康的结晶体”
。在历史上,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曾经用盐来购买奴隶,把盐当作货币的现象在非洲也
屡见不鲜。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盐的动人传说,而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
已用海水制盐,西周时山西运城的解池已大规模生产湖盐;战国末期,四川开始人工凿
石制盐。

随着盐业的发展,“盐人”、“盐官”、“盐车”、“盐钞”等与盐相关的词频频出现
在《周礼》、《国策》、《史记》等古代典籍中。汉武帝时设“盐务官署”,专司盐政
,并立有盐法,禁止食盐私营。唐代则设“盐铁使”,管理食盐专卖。到元代,设“盐
运使”,明清直至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时期,都设有类似的官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里,曾发生过许多和盐有关的故事。1
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正式成立长芦盐务管理局,规定“此后所有属于长芦范围内
之盐政等项,统归该局管理。”在晋冀鲁豫边区营业税暂行办法中,规定“盐业”免税
。新中国成立仅3个月,就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盐务会议,确定全国盐务工作的方针任务


我国古代食盐的品种除海盐、池盐、井盐之外,还有土盐、岩盐、砂石盐等品种,居住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还生产过树叶盐。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还生产一种“水晶盐”
,据说此盐多产于山石上,无色透明,状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称这种盐有“开盲明目”之功效。

关于盐的功用,我国古籍多有记载。如说盐有“引火下行,润燥祛风”之功、有“擦牙
固齿、清热渗湿”之效,以及“专治脚气”等等。到了现代,盐的用途更加广泛,据有
关部门的统计,已达1.4万种之多,食品、化工、冶炼、陶瓷、玻璃、医药等工业均
离不开盐。我国目前钾肥产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钾肥,
而青海柴达木盆地钾盐的探明储量占全国90%以上,成为西部大开发潜在的经济增长
点。作为全国最大的原盐生产基地,山东省每年的原盐生产能力达800万吨,约占全
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除了原盐,山东的盐化工和盐业海产养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主
要产品有洗精盐、各类溴系深加工品、纯碱以及对虾、贝类和盐田生物等60多个品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市场上食用盐的种类日益增多
。人们到大商场逛一圈,或在超市的货架上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诸如低钠盐、调味盐、
麻辣盐、胡椒盐、汤料盐、保健盐等五花八门食用盐,含盐的佐餐食品琳琅满目,让人
们在多种选择中去丰富生活情趣。

盐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
,适量摄取食盐有益于健康。近年来,我国政府为预防危害人民健康的碘缺乏病,强制
实行了全民食盐加碘。目前,盐作为国家专营商品,加碘盐也是由政府指定的盐业公司
生产的,以保证提供给人们质量合格的碘盐。

可以说,盐相伴人类走过悠悠岁月。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与发展中,人们对盐的另一面也
有了新的认识。专家认为,长期食盐过量,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
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通过饮食摄取盐,每人每日最佳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
长期食盐量低于6克,可使25岁至55岁人群收缩压降低9毫米汞柱,到55岁时冠
心病死亡率可减少16%。因而有专家提出,“远离高血压,从限盐开始。”此外,国
外的多项人体和动物试验证实,白内障的发生和食盐摄入过多有关联性,专家认为,清
淡饮食有助于老年人防止白内障。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为16至20克,致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
高达8%。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2亿,这一数字居世界第一。另外还有5000万
人血压偏高,并且每年新发病人数约有200万。为动员全社会参与高血压的防治,卫
生部确定从1998年起,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

老话说“众口难调”,或咸或淡可依各自口味。但是,别忘了医学专家的提醒,食盐的
摄取应有科学和健康的概念,请守住家中的“盐罐子”。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