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rene (小微), 信区: other
标  题: 杭州小吃之五-吴山酥油饼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Apr 14 19:36:49 2001), 转信

吴山酥油饼 
      “吴山酥油饼”初名“大救驾”。相传五代末,赵匡胤因打仗被围于安微寿星,
当地老百姓用栗子粉制成油饼支援赵军突围。后来赵匡胤打胜仗,登位做了北宋皇帝,
仍思念栗子饼。为了纪念救他于难的这件事,他常命御厨制作此点,并把这种酥油饼取
名“大救驾”。后来,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当地群众效仿“大救驾”精心改进制作
,并在吴山风景区出售,不久就名闻遐迩,被誉为“吴山第一点”,一直流传至今。
“吴山酥油饼”色呈玉白(微黄),具有酥层清晰、香甜松脆、油而不腻、入口即酥的
特色,是杭州传统名点。
1997年,此点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原 料(制20只)
精白面粉 250克 糖桂花、蜜饯青梅末、干玫瑰花各少许
绵白糖 100克
色拉油 1500毫升
制 法:
1、面粉100克加油45毫升,搅匀,揉搓成油酥面;面粉150克,加沸水50毫升,搅拌搓散
成雪花片状,摊开冷却后,甩上冷水10毫升,加油15毫升,拌揉至柔软光滑,制成水油
面。两块面分别摘成10个剂子,静置片刻。
2、取水油面剂1个,揿成扁圆形,放入油酥面剂1个,包拢后揿扁擀成长片,从一头卷拢
,再揿扁擀成长片,从头卷拢成圆筒,对剖开成两只圆形的酥油饼坯,刀纹面朝上,用
擀面杖自中心向四周推擀成直径约5厘米的圆饼坯,并保持酥层清晰。按此法将其余剂子
擀制成坯。
3、锅内放油,旺火烧至150摄氏度时,将锅端离火,用手勺推动,使油面旋转,分批投
入饼坯(每锅炸5~6只),将锅置中火上,继续用手勺轻轻推旋油面,以防油饼焦底,炸
至油饼浮起,两面色呈玉白,即可用漏勺捞起,沥去油、装盘,撒上绵白糖、青梅末、
糖桂花、玫瑰花碎片即成。

--
东南形腾,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去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