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other
标  题: [转载] 写食主义 前言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4月23日13:25:14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信人: fengzi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瞬间全部溶化成黄油),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转载] 写食主义 前言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Sun Jul 29 13:33:06 2001),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 】 
【 原文由 fengzi 所发表 】 
  
前     言 
  
    对于写食文字的异见,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在饮食上的多种不同境界。真吃的动机, 
是饿,是馋,满足由外而内;写吃的动机,是找饿,找馋,满足从内向外。饱暖而思淫 
欲,教你看到吃饱了以后仍未能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性之可悲,饱暖而思作文,即是吃完 
了还要写给你看的这种,是因为在吃过之后,精神上尚有一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从 
高雅上讲,叫苦闷的象征;往通俗里说,就是吃饱了撑的,属于一种“吃后”的精神活 
动,其与“吃前”和“在吃”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我们知道,哪怕只是在字面上 
,凡有“后”的,都比无“后”的更富争议。 
  即使是同一碟菜肴,也难以避免众口难调的麻烦。《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此话说得既武断又傲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先天缺陷,抑或 
由重感冒引起的暂时味觉失灵之外,凡进食则必能知其味。区别仅在于每一个个人,每 
一条个别的舌头对味觉的感受和记忆。本栏旨在调动一切可供动用的文字资源来唤醒这 
种记忆,回忆一旦触发,味觉的盛宴即在每个人的心中按不同的方式上菜,同时也是文 
字的退席之时。 
  人们往往热衷于研究色情文学与性犯罪之间的因果,却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文字与 

味觉之间的关联,实在令人扼腕。 
  按照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看法,味觉这东西,足以唤醒回忆来消解现实的乏味,抵 
抗时光流逝带来的焦虑。《追忆似水年华》序章里关于“小马德兰点心”的著名段落形 
容道:“气味和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 
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 
  你看,夸大其辞是写食的常用伎俩,而一个经验不足有自知之明的厨师,调味时则 
通常偏淡,以留下补救的余地,上菜的顺序亦是如此。由此可见烹饪、饮食之道与写作 
之大异。如果把约会比之于进食,那么写食就是写给食物的情书。我怀疑,凡干过这种 
勾当,又敢发毒誓保证从未在情书里夸大过对自己对对方的观感者,究竟能有几人。 
  
-- 
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 
指尖毫无所触, 
那小小的光亮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种不可触及的距离。 
  
  
※ 来源:.我爱南开站 bbs.nankai.edu.cn.[FROM: 202.113.16.64] 
-- 
※ 转载:.我爱南开站 bbs.nankai.edu.cn.[FROM: 202.113.16.64]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