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other
标  题: [转载] 广州在吃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4月23日13:27:0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发信人: fengzi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瞬间全部溶化成黄油),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转载] 广州在吃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Sun Jul 29 13:34:14 2001),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 】 
【 原文由 fengzi 所发表 】 
  
广州在吃 
  “吃在广州”是一句老话,至于“住在杭州,死在柳州”者,无非是因了杭州的环 
境好,有山有水,一年四季无聊的活动特多,怎么住也不闷;柳州的棺木好,死了以后 
,尸体可得较长时间的保鲜。 
  今天看来,这种追求不仅过时,而且非常的老土。杭州好不好住,已经很难达成共 
识,与此同时,在各地火葬场火力大致相若的情况下,更没有人会专门跑到柳州去死。 
唯独在吃的问题上,尽管国人对粤菜以及广州人的吃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观感,不过 
,“吃在广州”这四个字无疑仍具说服力,大家也懒得去争论有无改写的必要,有吃就 
好。 
  事实上,广州的全国美食中心之地位,正在发生动摇。首先,粤菜之名,近20年 
来已遭过度开发,严重滥用,远至拉萨的八角街,亦有“生猛海鲜”供应;其二,各路 
菜系大举涌入广州,不让粤菜专美,而在广州落户的京、川、沪菜,亦无不出现程度不 
一的枳变,“吃在广州”的纯洁性被进一步稀释。在这种情况下,广州的吃,如果还想 
寻找什么个性,只有在文字上做点手脚,将“吃在广州”调整为“广州在吃”,就仍然 
能保住全国领先的江湖地位。“风在吼,马在啸”,“广州在吃”不再迷恋往昔的光荣 
,强调的是吃的现在进行式以及吃的可持续发展性,并且被赋予一种现代化的联想,有 

“广州在线”的味道。 
  “在吃”是动感的,全息的。术业有专攻,食量有大小,但是在一天24小时面前 
,却是人人平等的————唯广州人例外。一个正常的广州人,可以在24小时里从容 
不迫把自己置身处于“吃”或“类吃”的情境之中。如果健康和时间允许,可以从早茶 
开始直接进入午饭,然后不着痕迹地转入下午茶,再势如破竹地“直落”到晚饭,宵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安坐于饭桌前,细水长流地续着昨天早上的那壶菊花普洱。其 
实,这种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边吃边做的“饭桌解决方案”,早已是全国性的普及文化 
,但是广州人的高深,在于即使是不做什么事情,也可以像正在做着什么事情一样地流 
连于餐桌,不舍昼夜。同时,要做的大小事情好像也没有怎么耽搁。 
  在广州人不变的信念之外,饮食业日趋繁复的业态,为“广州在吃”提供了绝佳的 
场所。尽管从名词到实质,广式的大排档已经推向全国各地,但是,像凉茶铺、糖水店 
这一类广州独有的店铺,却一直在不动声色、勤勤恳恳地连接、补充着正餐之间的不能 
承受之空白。在24小时营业的Seven Eleven(7—11便利店),微波 
炉在雪白的灯光下24小时地叮叮作响,什么鱼蛋、虾饺、叉烧包,为那些不想回家的 
人提供着快速加温的慰藉。交通的便利,使广州人可以算好了时间,在半小时之内驱车 
赶到番禺、顺德等地,享用凌晨12点从猪腹和屠房里准时出笼上市的新鲜猪杂。碰上 
人多心情好,这一顿午夜内脏大餐可以一直吃到东方既白,是时也,在座者个个依然神 
情自若,受授如仪,商议着下一餐的着落。足见爱吃,贪吃,不敌在吃。 
  白天不懂夜的黑,外地人所不能明白的另一件事情,是马无夜草不肥,何以大部分 
广州人却是瘦削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他们忙着吃,累的。 
  
-- 
以大部分 
广州人却是瘦削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他们忙着吃,累的。 
  
-- 
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 
指尖毫无所触, 
那小小的光亮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种不可触及的距离。 
  
  
※ 来源:.我爱南开站 bbs.nankai.edu.cn.[FROM: 202.113.16.64] 
-- 
※ 转载:.我爱南开站 bbs.nankai.edu.cn.[FROM: 202.113.16.64]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