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michx (米子~~干将莫邪), 信区: other
标 题: 中华名茶之味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27日18:32:4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味指五味和风味,是中华名菜之魂。
中华名菜讲究色、形、香、味、滋、养。其中味处于核心的地位。再好的东西没有
味也是人所不愿吃的,再好的味老没有变化也使要吃腻的,创制中华名菜的关键技艺主
要是为味服务的,因此味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鉴赏中华名菜的核心标准就
是看她有没有味,味道如何,是否纯净、有无变化、组合技巧等等。
什么味是最美的呢?味美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自然之味是最美的,是美的标准
。古人认为知味必须以淡味和本味为至味。所谓至味就是真味,是自然味,是味的基础
,其他味是人为可造的,随心所欲,巧夺天工,曲意奉承,掩盖真相。原味主义派追求
味的本意,追求味的真善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味,是最高境界的探索者。
《道德经》中写道:“五味令人口爽。”爽是伤败的意思,味多味厚,容易乱口伤
胃。明代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写道:“日常所养,一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
偏重,不唯不得养,且以伐矣。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菽麦,如瓜果,味皆淡,此
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务为浓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
明代陆树声在《清暑笔谈》中写道:“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豚类,永远料物炮
炙,气味辛浓,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羞食淡饭者曰:今日
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五味入胃,喜归本脏,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
”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火候须知》中写道:“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
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侯(侯加月字旁)。”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
味。“有味者使其出,无味者使其入。”
--
任花开花落雨打风吹自思量
随你笑你忧山高水长两相忘
笔墨寒窗:166.111.162.99(82)很亲切的地方哦
江枫渔火:166.111.162.10(23)很惬意的地方哦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