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 (MoreMoreTea), 信区: other
标 题: 周作人--喝茶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Feb 6 16:58:06 2001), 转信
喝茶
周作人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北平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
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
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
一定说得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
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
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
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平
常的喝茶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
。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
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
事,之那饮茶以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
我素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
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确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
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
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里很巧妙地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
”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
的喝了半天,好像是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喝茶意思(听说闽
粤有所谓吃功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
,其结果成了饭馆之流,之在乡村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宇器具简陋
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
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
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
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 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
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
那优雅的型色,相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据
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处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
南的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 拷从停 重汤炖热
,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
“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
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得乃只是下关的江天
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
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
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
茶意都消了。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