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 (MoreMoreTea), 信区: other
标  题:  再论吃茶 1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Feb  6 17:00:15 2001), 转信

             再论吃茶
                        周作人



郝懿行《证俗文》一云:“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
法未闻,或曰为 资持 ,逮  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 《世说》云,
王濛好茶,人至辄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候濛,必云今日有水厄。又
《洛阳伽蓝记》说王肃归魏住洛阳初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
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来虽然王肃习于
胡俗,至于说茗不中与酪作奴,又因彭城王的嘲戏,“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
饮,皆耻不复食,唯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但因此可见六朝时南方吃茶
的嗜好很是普遍,而且所吃的分量也很多。到了唐朝统一南北,
这个风气遂大发达,有 接 卢金等人可以作证,不过那时的茶大约有点近于
西人所吃的红茶或咖啡,与后世的清茶相去颇远。明田艺衡《煮泉小品》云:

“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薛能诗,盐损添
常戒,姜宜着更夸。苏子瞻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余则以为二
物皆水厄也,若山居饮水,少下二物以减岚气,或可耳,而有茶则此固无须也。
至于今人荐茶类下茶果,此尤近俗,是纵佳者,能损真
味,亦宜去之。且下果则必用匙,若金银大非山居之器,而铜又生腥,皆不可
也。若旧称北人和以酥酪,蜀人入以自上,此皆蛮饮,固不足责。人有以梅花
菊花茉莉花荐茶者,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如有佳茶亦无事此。”此言甚为
清茶张目,其所根据盖在自然一点,如下文即很明了地表示此意: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