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 (MoreMoreTea), 信区: other
标  题:  闲谈茶艺----艺茶 3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Feb  6 16:40:26 2001), 转信

  好茶,还要采摘得晚制作得法。
  唐人采茶时间要求不严,谓阴历二.三、四月均可采。宋以后,对采
茶时间要求严格,常以惊蜇为侯,至清明前为佳期。天 色主张晴日凌露
之时。如果茶被日晒,膏脂被耗,水分又失,不 鲜且失精华。采茶用指
甲,不用手指,以免被手温所薰染,为汗
水所污。唐人对茶芽不大拣择,挺拔者即为佳。宋以后,拣择甚 精,以
芽之形状、老嫩分别品级,一般说,芽愈嫩茶愈佳。一芽 力莲蕊,如含
蕊未放,二芽称旗枪,如矛端又增一缨;三芽称雀 舌,如鸟儿初启嘴巴。
真所渭末见其物,先闻佳名,使人悠然生
出喜悦之情。中国茶艺,未施术而先有美韵,非古老文明国家是 难理解的。
  好茶需制作得法。故制茶又是茶艺要害。唐代制茶已相当考 究。唐代
制作的茶有四种,角(原字左为"牛"旁,右为"角"字)茶、散茶、末茶、饼茶,
角(同上)茶类似 现代茶砖,储运方便但不精。散茶经焙烘后立即收藏,如
现代散 茶,但在饮时需研磨成末,类似日本茶道所用末茶。这三者,主 要
是民用,角(同上)茶主要供边疆民族,散茶与末茶流行民间。但作为 茶艺,
均难取得艺术效果。故陆羽着重改进烘茶。而其他诸品因饼茶的驰名,唐代
中后期已流行日稀。饼茶原为荆、巴间制法。
陆羽主张只取春芽,以蒸青法杀青,然后捣为泥,以圆模拍制成 饼,最后穿
孔,串为一气,温火焙乾,收藏备用。饼茶既有末茶 使用的简便(因古代要
将茶末与水交融共饮),又便于保存,所 以自此大为流行。由唐代中期,直
到明初,领导中国茶艺五百余年。                                          
  宋代因贡茶把饼茶作的过于精细,表面好看,反失茶的真 味。茶道本应
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失去物质本来面目,艺术精 品亦显得造作。但从艺术
角度,亦不失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创造,故 仍有介绍之必要。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