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u (蚊子·本命年), 信区: other
标  题: ◇悟道成佛◇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Feb  3 21:18:12 2001), 转信

  ◇悟道成佛◇

  悉达多一个人走到伽耶城外一棵毕钵罗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而
坐,发誓说:"我如果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座。"他便这样在
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终于在内心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精神
境界,一切烦恼全部断除,各种疑惑全部澄清,获得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
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菩提树。"菩提"就
是"觉" 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的南郊。那棵 菩提树在二千
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砍伐,一次遭风暴,但都 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
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
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
刻与建筑。
  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参悟的道理,概括起来说就是: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
报应,人之所以有种种病痛烦恼,归根到底是由于有了情欲贪爱,而之所以受情欲
驱使产生贪爱的动机,从事各种活动,那是因为不明道理〔无明),这样便循环往
复地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不得解脱。而要达到解脱,则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仅
修苦行易使人恼乱,无益于达到解脱;不修苦行而过世俗生活,则使人贪恋享乐,
永远受苦。正确的做法是舍弃这两种偏执,而采取介于二者之间的做法(中道)。

                    
--
廿载岁月悠悠过,读书学剑两不成。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