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沉默是金), 信区: other
标  题: 回归年(zz)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06日00:17:4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发信人: FLORO (油泼面◎多放辣椒),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回归年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Oct  5 11:18:35 2001)

回归年



  “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替谓之“年”。

  每年1月正值北半球的寒冬,可此时,地球却是过近日点,而7月北半球盛夏时
节地球正过远日点。难道靠近太阳反而冷,远离太阳反而热吗?

  其实,日地距离的变化只是使整个地球从太阳接受的总热量产生一些微小的差
异,这一点差异并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节变化。真正的原因是地球在轨道上
歪着身子走路,从而太阳赤纬随时在变化,也就是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有
规律的变化。

  每年3月21日左右,阳光直射赤道,这时太阳在春分点,太阳赤纬等于0度。此
后,太阳赤纬开始加大,太阳光直射点逐渐向赤道以北移动,北半球所得的热量逐
渐增多。 6月22日左右,太阳运行至夏至点,太阳赤纬等于黄赤交角,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线上。这天北半球各地,中午太阳位置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
,接受的太阳光和热最多,日出和日没点偏北的程度最大。夏至后太阳光直射点南
移,9月23日左右太阳运行至秋分点,阳光再次直射赤道。 12月22日左右,太阳运
行至冬至点,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对北半球来说此时的情况与6月22日恰好相反。
冬至后阳光直射点开始北移,到3月21日,又直射赤道。

  这样,对于地面上的某一地带,在一年中的不同日期里,日出和日没点的方位
不断变化,白天太阳在天球上所走的距离长短不一,即白昼长短不一,于是太阳光
照射的时间就不同。正午太阳的高度也不断的变化,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也随之
变化。太阳光照射时间、照射角度的变化使某一地带所接受的太阳光和热就有多与
少的差别,从而形成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变化。

  四季构成的一年,就是回归年,它的天文意义是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
时间间隔。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长期的
天文观测得出的结果。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7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