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ing (冬雪尽掩离别痛), 信区: other
标 题: 唐晓芙和方鸿渐——一对悲剧情人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Jan 11 01:50:06 2001), 转信
既然有人谈到唐晓芙,我就忍不住要说上几句。
唐晓芙是围城里的一个很完美的女性形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她和方鸿渐本来不可能成为恋爱的一对,却戏剧般的相恋
了,天意如此。然而,命运最终又把她和方鸿渐戏剧般地分开,
造物弄人,可见一斑。
第一次见面,是在苏文纨的家里。方鸿渐本来是硬着头皮去见
苏文纨,打算和苏文纨凑合一下了的,因为他太无聊。书中说:
他自觉这种惺忪迷怠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所写幽闺伤春的情境。现在女人都
不屑伤春了,自己枉为男人,还脱不了此等刻板情感,岂不可笑!譬如鲍小姐那类
女人,决没工夫伤春,但是苏小姐呢?她就难说了;她像是多愁善感的古美人模型。
船上一别,不知她近来怎样。自己答应过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从此多
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
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所以这时的他,自是想如果苏小姐还是和当初在法国轮船上一样
对他亲密,那就……方鸿渐不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更何况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谁又能顾得了日后怎样呢?
可当他到了苏文纨的家,苏小姐却摆出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和
去年判若两人。方鸿渐这才从昏昏沉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
真正看到了苏文纨的真实面目:一个自视甚高,不肯放下那副
博士架子的旧女性——作为留过洋的方鸿渐来说,国外的女子,
决不会具备苏小姐的这种道貌岸然的矜持。由于他是主动上门
找她的,他的脆弱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我们可以猜测,
这时苏文纨在他的心中的地位比鲍小姐或许都不如。
这时作为一个男人,为了找回自尊,他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女
人觉得他主动上门并不是因为他想追她——实际上也是这样,
方鸿渐是出于烦闷,才想找苏文纨作女朋友。
正在这时,苏文纨给他介绍了唐晓芙。等到看到唐晓芙的时候,
书中有一段描写,是从方鸿渐的眼中看唐晓芙: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
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
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
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
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
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
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
孩子。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做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
只是浑沌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
为什么方鸿渐会对唐晓芙有着这么强烈的好感呢?不可否认,晓芙
的确长得很漂亮,可是当时方鸿渐的心理作用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
作用:他急切的想在苏小姐面前找回面子,于是她就故意和晓芙聊
天,来达到冷落苏小姐的目的。紧接着,又有一句:
方鸿渐立刻想在她心上造个好印象。唐小姐尊称他为“同学老前辈”,他抗议
道:“这可不成!你叫我‘前辈’,我已经觉得像史前猿人的遗骸了。你何必又加
上‘老’字?我们不幸生得太早,没福气跟你同时同学,这是恨事。你再叫我‘前
辈’,就是有意提醒我是老大过时的人,太残忍了!”
可以说是以上我的推理的证实。
自此,方鸿渐就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爱上了唐晓芙。这让人
联想到大话西游的经典:
我怎么可能爱上一个我根本不喜欢的人呢?给我一个理由好不好拜托!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
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他们的分手。真正让人懂得了什么是无缘。
其实和东京爱情故事的结局有共同之处。就不多写了。
【 在 pigmen (苦闷构思与混乱中)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晓芙的“清纯”之谜
: ----------------------------------------------------------------------------
: ----
: 余岱宗
: 唐晓芙是《围城》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叙述者的讽刺利刃砍杀的人物,也是《围城》
: 的叙述者最钟爱的一位女子。唐小姐一出场,就有大把大把的好话送她:"唐小姐妩媚端
: 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
: 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谗,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
: 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
: 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
: 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齿。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
: 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
: 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叙述者在此集中传达一个信息,即唐晓芙是一
: 个没有被半殖民地的物质社会污染、没有经历过男女情感风云的美丽、飘逸的少女,我
: 们有理由认为这是恋爱者的"晕眩效应"导致的。此段描述虽以叙述者的面目出现,但这
: 种美妙感觉应属于一见钟情堕入爱河的方鸿渐,此乃方鸿渐眼中的唐晓芙,叙述者是借
: 方鸿渐这个人物的感觉来刻画唐晓芙之纯美。先于方鸿渐接触到唐晓芙的赵辛楣对这一
: 女子就无如此这般感觉,如是用赵辛楣的口吻叙述,那唐晓芙不过是个"黄毛丫头"."清
: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唐晓芙不造作、不化妆,是摩登都市里的一个"罕物".但不化
: 妆不等于不打扮,也许唐晓芙最懂得她的不打扮恰是她最好的打扮,或者说她懂得如何
: 打扮得了无痕迹,她可能非常了解她的容貌的"非人工"色彩恰是她最好最美的颜色。
: 小说中方鸿渐在饭店里多点了几样菜,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这不
: 是吃菜,这像神农尝百草了。不太浪费么?也许一切男人都喜欢在陌生的女人面前浪费
: 。""也许,可是并不在一切陌生的女人面前。""只在傻女人面前,是不是?""这话我不
: 懂。
: ""女人不傻决不因为男人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
: 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这哪里象一个毫无社交经验的女孩子说得出来
: 的语言。
: 难怪听了这些话,方鸿渐不能不联想到唐晓芙的表姐苏文纨关于唐晓芙手里有"一把
: 男朋友"的那些"告戒","鸿渐不知道这些话是出于她的天真直率,还是她表姐所谓手段
: 老辣。
: "的确,解读小说中唐晓芙与方鸿渐交往史,唐晓芙并非不解风情。那么,聪明伶俐
: 的唐晓芙怎么可能不打扮呢?她不过选择了最高明最有格调的打扮方式而已。而且,恰
: 恰是这种打扮方式让方鸿渐这样的男子大为动心。唐晓芙的"清纯"并非懵懵懂懂的不假
: 修饰,她依然是都市化的产物,不过她懂得从庸俗化得有些生硬的都市时尚潮流中"提升
: "出来,以其独特的品位吸引异性。唐晓芙的"清纯"依然属于都市时尚文化谱系中的一类
: ,但那是当时上海大都市中极少数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越的先天条件的美少女才可
: 能获得的"清纯".唐晓芙的"清纯"是以现代都市文化作为背景的,是属于掌握了当时的都
: 市青春游戏规则,并能脱颖而出的少数人物。这种"清纯"是有别于沈从文笔下翠翠的那
: 种淳朴、天真、纯情。
: 翠翠要放到上海这个大都市里来,才是真正的"罕物",可方鸿渐会爱翠翠吗?
: 所谓"清纯",还涉及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小说叙述者几乎全是从方鸿渐的角度特
: 别是从方鸿渐心理的变化来叙述唐晓芙和方鸿渐的"恋爱",所以,唐晓芙成为一个"被注
: 视""被推测"的爱欲对象。很明显,认为《围城》的男性叙述者话语在此文本中占强势,
: 并非武断之语。当然,也不能因为男性叙述者的话语占优势,就认定此小说存在性别歧
: 视,因为如此论断一成立,女性式独白的文本不也面临着性别歧视的裁定?由于唐晓芙
: 的"真实内心"在文本中袒露太少,我们只能从唐晓芙有限的心理线索逐步逼近唐晓芙"清
: 纯"与否之"真相".方鸿渐第一次请唐晓芙吃饭,苏文纨便使用伎俩作梗,"侦察"唐晓芙
: 是否去赴方鸿渐的饭局,唐晓芙是因为赌气才吃方鸿渐的请。接着小说出现了一段难得
: 的唐晓芙的内心活动:"表姐愈这样干预,自己偏让他亲近。自己决不会爱方鸿渐,爱是
: 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决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样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
: 得是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可见唐小姐有着非常浪漫而且先验的爱情准
: 则。有了这样的爱情准则,只要认定自己没有爱上别人就不算恋爱,换一句话说,即使
: 有诸多男友,从唐晓芙角度而言,只要认定自己不动心,就是在她表姐看来她是"一把男
: 朋友在手里玩弄着",唐晓芙还是可以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朋友".所以,所谓唐晓芙是否
: "清纯",本来就各有各的标准,从某种标准上说"清纯"与实际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而
: 主人公的自我感觉。不过,象唐晓芙这样的爱情理想在《围城》中似曾相识,小说的开
: 头部分就写道:"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
: 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舍。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
: 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当然,很难说
: 过了多少年之后,唐晓芙也可能象苏文纨那样将自己的爱情理想打折扣。不过,这里至
: 少暗示了一点,即时间以及现实是可能逼迫着先验的爱情规则有所妥协有所修正。当然
: ,有了坚决的爱情宣言的唐晓芙,她的爱情规则在遭遇到具体的方鸿渐之时,不是毫无
: 松动,方鸿渐与她分手之后,唐晓芙病了一场,这大概可以表明唐晓芙对方鸿渐是有所
: 用情。这至少表明,感性的爱欲是有可能在唐晓芙心气极高的爱情规则中找到突破口,
: 哪怕是很小的突破口。当然,唐晓芙也可以非常理性地不承认自己与方鸿渐恋爱过,这
: 在她表姐苏文纨的眼中,唐晓芙的爱情履历上又增添了一次不大不小波折。而唐晓芙会
: 怎么想呢,似乎依然可以说自己"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她还没有到放低标准的时候。
: 所以,在小说中,不同的叙述者,叙述一种"故事",可能会呈现出完全相左的叙事
: 景观,唐晓芙在《围城》中显得"清纯",这是因为《围城》的叙述者是以"贴近"方鸿渐
: 的感觉视野来叙述故事的,方鸿渐与唐晓芙的交往经历,如果由唐晓芙、苏文纨或赵辛
: 楣来分别叙述,可能是很不一样,尤其是从苏文纨博士的视角出发。
: 要补充的是,一直到《围城》结束,唐晓芙在方鸿渐的心目中都占有非常特殊的地
: 位,《围城》中唐晓芙的"清纯"形象是相当固定的,方鸿渐和唐晓芙在一起"恋爱"时间
: 也是《围城》中唯一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美好清纯女子形象得以确立的前提唐晓
: 芙这个人物活动始终是处于"仿"方鸿渐的爱欲视角对她进行观察、体验,小说文本甚至
: 没有太多的机会让唐晓芙的内心得以充分展开(从角色配置的篇幅而言,当然属于可长
: 可短)。所以,在《围城》中,唐晓芙与方鸿渐比较,是属于单向度的扁平人物,她没
: 有太多复杂纵深的心理活动,而是一个在男主人公爱欲视角的注视下的"白雪公主"式的
: 类型化的清纯女子的典型符号。在《围城》中,与唐晓芙同命运的是苏文纨,她同样是
: 属于单向度的扁平人物,是男性叙述者视野中美丽、虚伪、四处讨巧式的王熙凤形象的
: 现代翻版。相比较而言,孙柔嘉的前后变化要比唐晓芙、苏文纨较大,人格侧面的展示
: 也比较多样,是《围城》中性格较丰富的一个人物。
: 唐晓芙作为一个"清纯"符号,是《围城》中一个难得的"亮点",但她的"清纯",基
: 本上是一个对她有着相当强烈爱欲倾向的男性叙述者对她进行"扁平化"处理之后得以"完
: 成".但我们又要注意到,这是《围城》那位不断进行中西文化反省,对人性的弱点人类
: 的处境带有一定悲观态度叙述者创造出来的一位比较"完美"比较可爱的年轻女子形象。
: 从这一点上说,正是因为唐晓芙的"清纯"之美,《围城》中的人性才不是一色的虚伪、
: 丑陋和懦弱。
: 作者通讯地址: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余岱宗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