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icharddream (明天会更好), 信区: other
标 题: 梁实秋“清华八年”(二)(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Apr 26 10:28:03 2001), 转信
发信人: jennyx (panpan), 信区: Tsinghua90
标 题: 梁实秋“清华八年”(二)(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Oct 20 15:42:06 1999)
八月末,北平已是初秋天气,我带着铺盖到清华去报到,出家门时母亲直哭,我心里也很难
过.
我以后读英诗人Cowper的传记时之特别同情他,即是因为我自己深切体验到一个幼小的心
灵
在离开父母出外读书时的那种滋味--说是"第二次断奶"实在不为过.第一次断奶,固然痛
苦,
但那是在孩提时代,尚不懂事,没有人能回忆自己断奶是的懊恼,第二次断奶就不然了,从
父
母身边把自己扯开,在心里需要一点儿气力,而且少不了一阵心酸.
清华园在北平西郊外的海淀的西北.出西直门走上一条漫长的马路,沿途有几处步兵统领
衙
门的"堆子",清道夫一铲一铲地在道上洒黄土,一勺一勺地在道上泼清水,路的两旁是铺石
的
路专给套马的大敞车走的.最不能忘记的是路旁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杨柳,好几丈高的桠杈
古
木,在春天一片蛾黄,真是柳眼挑金,更动人的时节是在秋后,柳丝飘扬到人的脸上,一阵阵
的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绝.,我初上这条大道,离开温暖的家,走向一个新的环境,心里不
知是什么滋味.
海淀是一个小乡镇,过仁和酒店微闻酒香,再过去不远有一个小石桥,左转趋颐和园,右转
经
园明园遗址,再过去就是清华园了.清华原是清室某亲贵的花园,大门上"清华园"三字是大
学
士那桐题的,门并不大,有两扇铁栅,门内左边有一棵状如华盖的老松,斜倚有态,门前小桥
流
水,桥头上经常系着几匹小毛驴.
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原来的一点
儿
中国式的园林点缀保存在"工字厅","古月堂",尤其是工字厅后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
"风
来荷气,人在木阴"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钟为报时之用.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
的
"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我在这个地方不知消磨了多少黄昏.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但是登土上西望,园明园的断桓残石历历可见,惋仰苍茫,别饶野
趣.
我记得有一次郁达夫特来访问,央我陪他到园明园去凭吊遗迹,除了那一堆石头什么也看
不
见了.
--
--
寒风潇潇,飞雪飘零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