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icharddream (明天会更好), 信区: other
标  题: 梁实秋“清华八年”(三)(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Apr 26 10:29:34 2001), 转信

发信人: jennyx (panpan), 信区: Tsinghua90
标  题: 梁实秋“清华八年”(三)(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Oct 20 15:53:54 1999)

清华分高等科中等科两部分.刚入校的便是中等科的一年级生.中等四年,高等四年,毕业

送到美国去,这两部分是隔离的,食宿教室均不在一起.
学生们是来自各省的,而且是很平均的代表着各省.因此各省的方言都可以听到,我不相信

了清华之外有任何一个学校其学生籍贯是如此地复杂.有些从广东,福建来的,方言特殊,

初与外人交谈不无困难,不过年轻人学语迅速,稍后亦可适应..由于方言不同,同乡的观念

易加强,虽无同乡会的组织,事实上一省的同乡自成一个集团..我是北平人,我说国语,大

都学着说国语,所以我没有方言,因此我也就没有同乡观念.如果我可以算得是北平土著,

我这样的土著清华一共没有几个.(原籍满族的陶世杰,原籍蒙古族的杨宗瀚都可以算是真

的北平人.)北平也有北平的土语,但是从这时候起我就和各个不同省籍的同学交往,我只

抛弃了我的土语的成分,养成使用较为普通的国语的习惯..我一向不参加同乡会之类的组

--
                                


                                寒风潇潇,飞雪飘零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
                                


                                寒风潇潇,飞雪飘零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