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yanoly (30号就走了,祝听涛快乐), 信区: other
标  题: 杨振宁心中的美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Apr 27 14:25:55 2001), 转信

                           杨振宁心中的美

            出处:第七报道组记者尹丽娟     4/26/2001 9:53:04 PM

    “一粒砂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蓝天,白云,绿地,红墙,特殊的讲台上,杨振宁教授畅谈美与物理。

    杨振宁教授自己把物理学分成三大块:实验,微像,理论架构。

    谈及物理的美,他以虹和霓为例。“实验的美,就是现象的美。”杨教授说,虹,
霓的不同之处,我们从实验中可以看到,这就是现象的美。微像呢?“就是得出为什么
会有虹和霓。水中的一次全反射得到虹,两次得到霓。这就是微像的美。”那么里乱架
构的美在于何处?杨教授这样解释,理论的美,也就是从根源得出结论。“也就是,为
什么会有全反射,折射现象呢?”

    对于物理学的美,杨教授承认,他在念书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但是无法讲出。现在
讲,实际上就是念科学的人对自然规律的想法。“物理是建立在美的结构上的,结构美
,结构妙,就不是偶然。”“物理学原理的结构有美,有妙,而物理学者对物理现象有
着不同的感受,造成了发展的不同,研究方向的不同,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杨
教授引用了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名言。

    在听杨振宁教授的演讲时,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老人家的文学造诣的深厚,旁征博引
,谈古论今。平时,他喜欢和文史界的朋友交谈,他觉得这样会给生活增加趣味,给自
己增加思路。但是,他认为,仅仅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是不够的。物理学者
发现物理现象是的庄严感,神圣感,第一次的畏惧感,是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

    “自然界现象的结构非常美,非常妙,物理学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使我们有了更深
的认识。”这就是杨教授对美与物理的总结之词。

    景美,物美,人更美。

    “一粒砂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杨振宁教授将他心中的物理学的美灌输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

    (http://student.tsinghua.edu.cn)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