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uller (胖胖熊~~雨巷, 林中路和山), 信区: other
标 题: MIT媒体实验室(8)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21:02:13 2001), 转信
G. 面临的主要问题
媒体实验室着力于各类创新计算机科技的发明,希望为人类创造更好旳数码生活。
Nicholas Negroponte说过,我们将透过科技将梦想转化成现实,科技将和人类息息相关
。他有句名言:"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科技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但讽刺的是
,在适者生存的高科技竞赛环境里,提供"数字化生存"的媒体实验室本身的生存问题却
受到了考验。
(A) 膨胀过快
媒体实验室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不是无法发展,而是在过去十多年发展得太快。实
验室出现惊人的"裂变",由一变三,并且成长速度还在增长中。Nicholas Negroponte说
:"刚开始时我们只有几个人,现在已有百多人。"膨胀过快使实验室面临很大的行政压
力,毕竟里面的工作人员是科学家而不是深具市场触觉,富行政经验的MBA。
现在的媒体实验室分为三个研究中心:一为日本Sega(世嘉)公司投资两千七百万美
元的研究中心,主力为第三世界儿童教育发展做研究,这种济世为怀的科研项目大概只
有媒体实验室这种为兴趣、为理想而做事的科研机构才会做,也只有依照儿童习性,并
懂得"用之于民",有社会责任感的这个电玩公司才会做。两者合作,真是奇妙的配搭。
第二个研究中心是着力发展电子智能发明。第三个研究中心则着力开发计算机辅助表演
艺术先进项目研究,如最先进的人机接口等。
媒体实验室的不断扩张,令实验室里不少科学家担忧年轻的科研人员好高骛远,没
有耐心做科研。他们更担心媒体实验室过往一些优良传统会消失。过往实验室人员规模
小时,遇到问题开个会问题就好容易解决了。现在人员分散,各自为政,资深研究员说
:"开会互享经验已不再有了。"
(B) 创办人离场
闻名世界的MIT媒体实验室除了因其"光怪陆离"的发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外,其创
办人之一,被谓为媒体实验室之父的计算机科技界Nicholas Negroponte也是众人注目焦
点。Nicholas Negroponte以MIT教授、著名IT杂志《Wired》资深作家的身份评论IT时事
,其"Being Digital"一书更令全世界的科技迷震动,热切期待进入"数字化时代"。因此
,Nicholas Negroponte出任媒体实验室主管当然使两相得益,于两者的声誉都有增益。
不过,早前Nicholas Negroponte却也宣布退出媒体实验室决策层,群龙无首,一时
人心惶惶,这所世界知名的计算机科研中心出现主管真空时期。Nicholas Negroponte对
自己选择淡出态度松容,他说:"过往人们将媒体实验室等同于"Nick's Lab"(Nicholas
'Lab),这是不对的,从第一天开始我就退居第二线,媒体实验并不是我私人的实验室。
"现在对于由谁来顶替"教父"之位,尚无定论,不过当中也有声音说要将决策层分散。
(C) 没有方向的未来之路
由于媒体实验室的"实验"以实验为主,并不以最终开发产品为目标,以科研为主,
而非商业经利,所以亦有人表示实验室的发明不实际。不过实验室这种自由放任、无为
而治的作风,却令实验室长久以来的研究都没有特定的方向要跟、特定的路要走。今天
,实验室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和记者来参观,因为实验室的产品甚少商品化,市
场难以看到,游人对实验室里七 淑头住 奇形怪状的发明都甚感兴趣……可是媒体实验
室要走下去,一定要有一些比较清晰的科研路向,为此"实验室"里的科学家都甚感苦恼
。
(D) 来自新信息时代的冲击
80年代家用计算机的功能还是很有限,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只能在科研机构,如媒体
实验室里才能找到。语音处理、3D影像等依赖计算机功能的技术因此也只能在梦幻一般
的实验室里有。现在几千元的家用计算机处理这些技术已胜任有余。另外,Internet的
兴起使信息交流、科技创新都变得更容易,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说:"现在一个十几岁
少年借助PC和Internet,就可发挥出和我们一样水平的新概念。"
此外,新型科技公司,如".com"公司的蓬勃发展亦对实验室造成冲击。实验室里的
科学家现在亦开始"秘捞",某些科学家会自立门户,将概念开发为产品,出现了不少由
实验室衍生出来的公司。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赞助商的怨言,称其破坏了纯研究的形象
。
(E) 结论:"道"与"用"的迷失
媒体实验室在80年代创办时,它所提出的林林总总的科技发明在当时被人视为非常
前卫的东西。不过,这些在"Being Digital"一书里提到的"预言"正一步步被实现。那些
当年视为不可思议、属于未来的计算机发明,如虚拟影像、电子宠物、穿在人身上的计
算机衣饰,正一个接一个的得到了实现。媒体实验室一直以研究为主,以"道"为主,可
现在,愈来愈多人希望尽快用得上商品,要求"用",媒体实验室走到了十字路口,显然
它无法在"道"与"用"之间做出选择。其实,前沿的科技发明总是以"道"为前提,"预言"
得到实现,也说明它的确有效,如果只想尽快"用",则等于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完)
--
法学院BBS: bbs.law.tsinghua.edu.cn
FTP站: 166.111.104.5
水木摄影板的根据地: ftp://166.111.104.5/incoming
Welcome.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