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nic (天涯☆明月☆刀), 信区: other
标 题: 千年大事(十)文艺复兴使欧洲再生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Jun 27 22:06:11 2000), 转信
● 何惜薇(1498年)佛罗伦斯报道
谈起文艺复兴,就不能不提到先
驱人物但丁(1265-1321,Dante)。
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从他的诗作中显
露无疑,他也曾强烈反对封建贵族与
教皇。而萨沃那洛拉则使贵族和教廷
面对更大的挑战。
出了虫洞,马上接到一张传单。
随身携带的通译机即刻派上用场,原
来以改革教规闻名的教士萨沃那洛拉
(1452-1498年,Savonarola)将被
处决。
记者急忙依循人群的方向走去,
发现广场中央已经挤满了人,而不远
处放置了设有三个绞架的平台。围观
的人们交头接耳,谈论着萨沃那洛拉
是否该被处死。
有人提高嗓子说:“萨沃那洛拉
根本不是上帝的使者,他的预言都是
凭空捏造的。”
一位女士则说:“我误信他的预
言,为了减轻罪虐而烧毁所谓的虚荣
品--香水、棋盘、乐器,甚至是镜
子,我现在后悔莫及了……”
一阵狂笑声打断了她的话,狂笑
者和两名同伴被人捆绑着,想必他就
是萨沃那洛拉。
他说:“你们这些以饰物、头发、
美手为荣的女人,你们要看真正的美
吗?看那些精神胜于物质的虔诚男女吧!你将看见上帝的美照在他们
的脸上。”
他随后转向押着他的僧侣说:“你们头戴金冠宝石,身穿织锦罩
袍、袈裟,却劫夺穷人的财产,你们怎配称为教士?”
大胆质疑神权
15世纪后期,先前肆虐欧洲的黑死病病例减少。随着人口激增,
他们对货品和各项服务的要求也增加了。工业的组织与商业的拓展,
使地理位置优越的佛罗伦斯成为富庶城市。以商人和银行家等组成的
中产阶级兴起。大学、知识和哲学的发展,加上研究法律所激发的新
思潮,致使意大利人开始怀疑教会的教条。
萨沃那洛拉将这种怀疑的精神延伸至另一个极端。他公开批判教
会的世上财产、教义的浮夸。
他高喊:“我哪一次的预言不灵验?用表演占据人心的罗伦邹麦
第奇不是如我所预料,死于1492年吗?”
以开银行起家的麦地奇家族是佛罗伦斯最显赫的市民。它与敌对
的家族竞相赞助艺术,雇用艺术家创造画作和其他艺术品,并和商人
与教会付款买下古典书稿,使艺术蓬勃发展、古希腊和罗马文学获得
重生。罗伦邹就是著名的艺术作品赞助者之一--达芬奇、米开郎基
罗等艺术家都曾向他寻求庇护与援助。
然而,萨沃那洛拉却认为研究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人文主义者“
对于基督和基督教德完全陌生”,而艺术也只是“裸体男女的无耻展
览”。
萨沃那洛拉活活被烧死
僧侣们当然不堪被萨沃那洛拉辱骂,赶紧把他和两名教士绑在绞
架上。萨沃那洛拉不曾挣扎,只是幽幽地说:“我主曾为我受更多苦
”。
不一会儿,三人的脚下燃起了大火。记者不忍目睹这样的刑罚,
速速退出人群,但耳际还是传来阵阵哀号和祷告……
有人甚至这么说:“追根究底,是文艺复兴毁了萨沃那洛拉,如
果他活在数百年前,他一定是个伟人。”
实际上,活在十四五世纪的萨沃那洛拉,只能是个没落的领导者
。这时候的意大利人热衷于希腊和罗马世界的古物——发现一本稿本
可让全市放假一天;即使是教廷也变成一座希腊和罗马古文物的陈列
馆。因此,萨沃那洛拉的反抗“注定”是徒劳的。
艺术家不再纯为宗教服务
● 谢仲贤
蒙娜丽莎已经微笑了500多年,但是在90年代的今天,还是有人
专程到巴黎罗浮宫去一睹佳人的笑容。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的触指
画面是经典之作,现在连广告商都要借来打广告。拉斐尔的《雅典学
派》将古代哲人画得栩栩如生,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留存下来的作品,魅力何在?为什么经过几个
世纪后,人们还是回到欧洲去寻找它们呢?为了寻找答案,记者穿过
虫洞到了16世纪的佛罗伦斯寻访拉斐尔。
拉斐尔(Raphael,1483-1520)年纪轻轻,就被教皇委以重任,
花费四年时间完成《雅典学派》这幅复杂绘画。画评家对他甚是推崇
,认为他可与前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与达芬
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平起平坐。
画评家说,他以稚龄就达到圆熟的风格,是因为将达芬奇与米开
朗基罗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完美人体的表现与人本主
义的诠释。
跟中古时代不同,文艺复兴的画家更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所谓
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精神核心,绘画内容不再纯为宗教服务,而
是描摹更接近现实的事物。
拉斐尔接受本报专访时就说:“可以这么说,我的画作参考了两
位前辈的风格。我很赞赏达芬奇的理念,绘画是为了表现现实世界与
人类真实的价值。”
不过,听说达芬奇是个怪人,有人看到他在刑场给吊死的囚犯作
素描,或深夜在烛光摇曳中解剖尸体。更有人看见他跟踪一个长得奇
陋的人,他说,奇丑的人跟极美的人一样不平凡。
他不仅是个画家,也是数学家、发明家及人体学家。坊间都传说
他是个反基督分子,说他不信神,还要把他烧死。拉斐尔并不相信这
说法。
据他所知,达芬奇的理念是,如果要当个画家,除了艺术之外,
就必须抛开一切的苦恼与操劳,让灵魂像镜子一样,反射出一切物体
、运动和色彩,而灵魂自己却很坦诚和光明磊落。
那拉斐尔对另一名大师级画家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印象又如何
?两人是不是如谣传中所说的不和?米开朗基罗曾指说,他跟教皇出
现摩擦是拜拉斐尔所赐。
据认识他俩的画家说,米开朗基罗曾对别人夸耀:“他(指拉斐
尔)对艺术的所有知识,都是从我这里学来的。”
米开朗基罗跟达芬奇一样,是个多元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
术家大都有这样的特质。他对人体的研究非常细腻,还获得修道院特
准,到医院解剖尸体及作画。
对于两人的恩怨,拉斐尔没有正面答复。他只是不屑地说:“米
开朗基罗就像个行刑者,孤独而忧郁。”
也许他说得对,历史书不是记载说,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生涯孤独
而苦闷,最后还抑郁而终。他主要关注的是雕刻,他生于佛罗伦斯,
大部分的时间却在罗马为教皇服务,但他说自己是“被迫”的。
嘟、嘟、嘟,糟糕,时间到了,时空机正催促我回到虫洞去,可
是我还没问完呢!
唰的一声,拉斐尔突然消失在空气中,我还来不及告诉他,他的
作品将永世留存,500年后,我曾在佛罗伦斯教堂前悼念他。
未来人说:新观点诠释世界
文艺复兴对你们新加坡人来说,应该不只是一个历史名词吧。你
们的一个部长(编按: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就曾明确提过
“亚洲文艺复兴”的概念,我想他很希望看到新加坡成为新千禧年的
另一个佛罗伦斯。
对于文艺复兴,他这样评价:这是一个促进科学、贸易、教育和加
强环境掌控的时代,是知识与文化发展在物质上的体现。当时,人们
以不同的新观点来看世界。
的确,“文艺复兴人”从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中,重新发现并汲取
了再生的养料。最突出的再生力量,来自关注人类价值的人文主义。
不论是文学、哲学、绘画、雕刻或科学,都表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面
貌。
文艺复兴也是个发明的时代,举个例子,当时人类虽然未能飞起
来,但是科学家如达芬奇已经致力于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表现了一
种考证与求知的精神。
文艺复兴最终改变了欧洲科技、文化的停滞局面,含义
深远。
下期预告:马丁路德与新教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