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nic (天涯☆明月☆刀), 信区: other
标  题: 千年大事(十四)西方在全球伸展殖民主义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Jun 27 22:10:12 2000), 转信


● 谢仲贤(1756年6月)加尔各答报道 

  加尔各答日前传出骇人消息,100多个英国人被发现死在加尔各 
答的一间密室里。初步调查显示,他们是驻扎印度的英国兵士与家属 
,他们可能是因缺氧窒息及过热而死。 

  这项消息传出后,英国人纷纷指责法国人是罪魁祸首,并对此惨 
无人道的行为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英国与法国东印度公司为争夺印 
度贸易据点而引发的另一场冲突,消息人士说,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 
队正计划对法国人展开一场报复行动。 

  据记者的了解,被称为“黑洞”的密室非常狭窄,室内只有一道 
门,空气不能流通。属于法国东印度公司阵营的纳瓦布西拉杰·乌德 
·道拉日前攻破英国属地加尔各答的城堡后,随即将146名英国兵士 
、妇女及小孩锁在“黑洞”里,活活地把他们热死。 

  根据报道,死亡人数是123人,其余20多人得以幸存。但是据记 
者查知,没有人可以肯定死亡人数,调查官员甚至怀疑死亡人数只是 
报道中的三分之一。 



英法一场争权角力战 



  记者昨天到加尔各答医院探访一些生还者,有些因失去至亲至爱 
的人而悲痛万分,有些则因缺氧仍旧昏迷不省。其中一名生还者心有 
余悸地说:“被关在里面到底有多久,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里 
面越来越热,呼吸越来越困难,口越来越干。有人开始饮自己的泪, 
有人则舔衣服上的汗水来解渴。后来,我们看见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 
倒下,我们心想这回死定了。” 

  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治分析家估计,英国与法国东印度公 
司的争夺战将持续下去,英国人虽然暂时居下风,但是他们是不会轻 
易放弃印度的贸易据点,拱手让给较迟到来的法国人。因为印度不仅 
是英国人在远东一个战略性的贸易据点,也是英帝国管治殖民地的基 
地。 


  英国及法国东印度公司从属于印度各地的统治者,可是,自英法 
冲突爆发以来,印度统治者已无法保护欧洲商人了。现在,似乎是谁 
的势力较大,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英国人在1661年取得印度半岛西岸的第一块殖民地孟买,到了 
1700年,他们向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购得加尔各答附近的村落三处,作 
为殖民据点。1717年,蒙兀儿王朝又允许英国人在马德拉斯与加尔各 
答等地永久经商。 

  这名分析家告诉本报,英国人到远东来的目的不只为印度,也为 
了在印尼东部的摩鹿加群岛(香料群岛)及爪哇岛。他们想要代替阿 
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商人供给欧洲市场香料。 

  这名分析家也说:“法国人则是在1668年抵达印度,虽然与英国 
人几乎同时来到,但是由于海军装备不足以及未能建立海洋战略基地 
,所以未能像英国一样,在印度洋建立霸权。” 

  最早从 分薜接《 进行贸易的并不是英国人,早在1497年,葡萄 
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就绕过非洲南端航行到印度。这项发现,意味着 
葡萄牙人可以直抵印度和中国,不必向土耳其和波斯人交税。 

  之后,欧洲商人与殖民者利用这条航道接踵而来,占领印度洋沿 
岸的地方,作为各自的贸易重镇。受访的分析家无奈地说:“他们来 
了之后,不断瓜分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财富,都是我们的统治者 
无能,又怪得了谁。” 



英国人“小动作”一例 



  有些观察家对苏丹胡先昨天在新加坡登基持否定态度。他们都不 
承认苏丹胡先为合法的柔佛苏丹。 

  在他们看来,只有天猛公才有权用他的名义跟莱佛士正式签署协 
约。因为天猛公不仅拥有新加坡和柔佛州的统治权,也是柔佛、廖内 
和林加三邦苏丹的重臣。尊称他为天猛公,即是承认他为“首席内务 
大臣” 。 

  苏丹胡先是前任柔佛苏丹玛末(Sultan Mahmud)的长子。苏丹 
玛末在位时曾经答应会传位于他。 

  然而,当苏丹玛末在1812年不幸驾崩时,苏丹胡先却在彭亨州探 
亲,来不及回去登基成为下一任柔佛苏丹,结果王位被同父异母的弟 
弟东姑阿都拉曼(Tengku Abdul Rahman)抢去。他自己则流亡在外 
。 

  观察家们认为,莱佛士把苏丹胡先“请”到新加坡来登基,与他 
签署协约,还付给他每年5000元的酬金,很明显就是一种政治手段, 
目的是为了宣告世人,他们是以合法手段获取新加坡。 



一纸协约改变了新加坡命运 

● 张丽苹(1819年2月7日)新加坡报道 



  苏丹东姑隆(Sultan Tengku Long)昨天在甘榜天猛公(甘榜格 
南)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正式成为新加坡(柔佛)的苏丹,人称 
苏丹胡先。 

  他在登基典礼后,也与天猛公阿都拉曼(Temenggong Abdul 
Rahman)同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莱佛士爵士签署了“友好联盟协约” 
,承认英国在新加坡所享有的一切殖民地权益。莱佛士爵士也是明古 
连总督。 

  这意味着,新加坡今后将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拥有,继 榔屿( 
今称槟城)和苏门答腊西岸的明古连之后,成为该公司在东南亚的第 
三个殖民地。 

  接下来,英国东印度公司将会在新加坡设立港口和自由贸易市场 
,作为前往中国做生意的英国船只的中途歇息站。其他国家今后则不 
允许在新加坡拥有贸易权。 

  专家和学者们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决定将带来举足轻重的 
影响。它不但会刺激本区域的贸易与经济成长,也会给英国东印度公 
司带来丰厚的盈利,同时巩固英国在本区域的势力。 

  莱佛士爵士的一名幕僚告诉本报,莱佛士爵士是奉印度大总督赫 
撕丁侯爵之命,到东方来寻找贸易站。起初他曾经考虑在邦咯岛( 
Pulau Pangkor)、民丹岛(Pulau Bentam)和婆罗州西岸设立贸易 
站,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新加坡。 

  这是因为新加坡不但位于马来半岛南端,而且濒临马六甲海峡, 
是海上主要贸易航线的必经之路。他还说,英国东印度公司较早前所 
设立的两个殖民地—— 榔屿和明古连由于地点太偏僻,所以商船都 
不愿前往那里做生意,令他们蒙受不小的损失。 

  苏丹胡先昨天的登基礼相当庄严壮观。典礼开始时,苏丹胡先披 
着一袭瑰丽的丝绸礼服,神情肃穆地在侍卫的护卫下抵达现场。苏丹 
胡先入座后,早已在旁准备就绪的印度士兵立刻鸣放三响礼炮向他敬 
礼。 

  接着,新加坡和英国双方的代表就先后以马来文和英文宣读协约 
内容,然后签署协约。据了解,这份联盟协约共有三份,一份呈给赫 
撕丁侯爵、一份交给苏丹胡先,剩下的那份则由新加坡驻扎官法奎尔 
少校保管。 

  签署仪式一结束,英国的米字国旗立刻在礼炮声中徐徐在岛上各 
处升起,象征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此外,停放在港口外的英国舰 
也纷纷鸣炮遥相呼应。从未见过如此大场面的居 ,都吓得跑出屋 
外四处查看。 

  其实,早在上个月30日,莱佛士爵士就已经和天猛公签署了一份 
“临时协议书”,获准在岛上设立贸易站。 

  过去几天,莱佛士爵士所率领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已陆续将军火配 
备和粮食搬上岸,还在距离天猛公住所不远处搭起三个大营帐,作为 
各级士兵的栖身所。 

  最先发现英国9 医 艇出现在马六甲海峡 域的,是当时在海上 
捕鱼的马来渔民。其中一人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他们向我们买了很 
多鱼,我还记得当时有人请我到那艘最大的船的甲板上去,说他们的 
头目在等我。那头目通过通译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们岛 
上有没有荷兰人?’ 

  “当我回答说‘没有’时,船上的人立刻围住我大声叫喊,好像 
很兴奋的样子。真是奇怪的一群人。” 

  他也告诉记者,以往虽然有很多商船经过新加坡,但它们只是过 
境,不作停留,最多也只是向他们购买鲜鱼和海龟。 

  他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舰艇一起在港口外停泊, 
没想到那些外国人竟然是天猛公大人的好朋友。我们本来还以为他们 
是来攻打我们的,差点儿和他们打了起来。” 

后记:柔正式割让新加坡给英国 

苏丹胡先及天猛公于1824年8月2日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订立友好联 
盟条约,把新加坡割让给英国。从此英国享有新加坡岛上以及周围沿 
海十哩内的海面、海峡和岛屿上的一切主权产业和承继权。 



未来人说: 

殖民,也移植制度 



  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运动,开展了欧洲帝国主义的新篇章。 

  19世纪初,亚当·斯密在他的巨著《原富论》里就写道:“美洲 
的发现和绕过好望角抵达东印度洋的海路航行,同样是人类历史记载 
里的两椿大事。” 

  的确,新航道的发现所引发的殖民运动,改写了印度洋和东南亚 
地区的历史。欧洲人以经济和军事势力为后盾,占领战略要地,掠夺 
他国财富与资源,对整个地区实行殖民统治。随着商业而移植过来的 
,还有欧洲人整个行政、司法、宗教、科技与文化制度。 

  出于争夺的需要,欧洲各国不断进行军备竞赛,终于引发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不过,也由于欧洲人不断对殖民地进行掠夺与压制,最 
终激发了民族主义与爱国意识的觉醒,以致殖民地人民通过各种武装 
与非武装的手段脱离殖民政府,争取独立。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