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pp (foxpp), 信区: other
标 题: 我国南方早白垩世地层发现恐龙化石骨架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8月18日14:46:1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近日,在广西扶绥县山圩镇那派盆地六榜村发掘出一具完整的恐
龙化石骨架。经过有关专家论证,这是一具距今约1.1亿年的早白
垩世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化石骨架。它的发现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地区
在早白垩世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
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发掘地位于一处3级阶梯式的田地内,恐
龙化石主要分布在上面两处,最下面的一级田地内零星地散落着恐龙
化石碎片。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并能确认的化石有:肋骨、脊椎
骨、股骨、趾骨等大大小小化石近60块,其中一米多长的化石就有
20多块,最长的肋骨化石达1.6米,最粗的腿骨化石宛如小水桶。
据广西自然博物馆莫进尤副研究员介绍,由于该具恐龙化石分布
面积大,且埋藏浅风化严重,个别化石已经破碎,发掘工作难度较大。
但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整个化石的分布和排列比较有规律,没有分
离,基本保存完整。能够证明,当时的恐龙属于原地埋藏,发掘出的
化石是同一只恐龙化石,它的体长在25米左右,属于巨龙。
恐龙大的分类为,蜥脚类恐龙和鸟脚类恐龙。我国曾在内蒙古、
新疆等几个北方省区发现过早白垩世完整的恐龙化石。1963年,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桂平市的社步盆地红色岩层中也曾发现一块中
型动物肢骨化石,后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
此化石为原始鸟脚类恐龙的胫骨,尽管这一发现拉开了广西发掘恐龙
化石的序幕,但是在我国南方,发掘出早白垩世地层中完整的恐龙化
石,这次发现还实属首次。
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右加页)告诉记者,根据发掘出
的恐龙化石,以及当地目前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分析,那派盆地属
于中生代东西向构造挤压形成的小型断陷盆地。白垩纪初期,盆地里
水源充足、温度适宜、各种生物繁茂,恐龙也毫不例外地生活在这里。
后来,随着大陆板块漂移,地壳发生变化,恐龙等各种生物也随之被
埋入地下。
他同时称,这一发现对研究中生代后期恐龙的繁衍发展以及大陆
板块的漂移具有重大意义,对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在一亿年以前的生态
环境和地形地貌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在距离此次发掘点不到500米的另一地,参与此次发掘
工作的百色市文管所所长黄鑫发现了4颗牙齿化石,经专家鉴定,这
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水生爬行动物蛇颈龙的牙齿化石,这一发现又为对
比分析恐龙当时的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发掘人员正沿着已发现的几块相连的椎骨化石继续向前挖掘,
待发掘结束后,将所有的化石送到有关部门进行研究。
--
星星知我心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