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erman (hehe), 信区: other
标 题: 功到雄奇即罪名(七)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4 22:42:36 2000), 转信
(七)
金庸的《袁崇焕评传>的主要创见,是认为崇祯杀袁崇焕的根本原因,不是
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而是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他的理由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
计,立时醒悟,而 崇焕从下狱到被杀,长达八个多月,崇祯不可能不知道这是
敌人的“蒋干盗书”,之所以还是要杀 崇焕,是为了掩饰自己?初的愚蠢,不
肯认错。曹操中反间,不过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即使真有此事,则老奸巨猾
、足智多谋的曹操能够醒悟,二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崇祯则未必有这样的本事。
但是我也认为敌人的反间不是袁崇焕被杀的根本原因,它不过是 懿 袁崇焕的锁
链的最后的一环,而这一条锁链,早已由昏君奸臣、腐儒愚民共同铸就了。
袁案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最重大的一桩冤案。一提起大冤案,大家马上会想起
岳飞、于谦。但南宋之初,名将辈出,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张俊等人在,是
以南宋还能苟 硬写 百多年。于谦死于功成之后,对明朝的国运并无直接的影
响。但是 崇焕之死,却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明朝的最后灭亡。他死后,明廷再也
找不到一个象样的督师,边事无人,这是第一个后果。第二个后果,是让明军将
士因此对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军与满兵交战,虽然屡战屡败,但将士或者战死
,或者逃跑,还很少有向满兵投降的。袁死后,才开始有整个部队向满兵投诚的
:“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他死后的第二年,投降的明
朝将士给满兵送去了红夷大炮,从此明军在武器上也不占优势了。第三,袁崇焕
一死,各路勤王兵军心大乱,山西和陕西两路军马溃回家乡后竟然沦为流寇,流
寇从此成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胁,并最终把它埋葬。
袁崇焕死后的十五年,崇祯吊死煤山。明亡,亡得一点也不 ┩鳌3珈跛狼?
还自称“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至死不误,带着花岗岩脑袋,向与他
一样残忍却更有知人之明的朱元璋报到去了。
天启二年,另一位民族英雄、抗后金名将熊廷弼被朝廷冤杀,传首九边。当
时还未成名的袁崇焕兔死狐悲,作诗哀悼。这两首诗,拿来哀悼袁崇焕本人,倒
也相当合适。诗曰: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
〔偶嫖奈湮抻嘧樱Φ叫燮婕醋锩?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橙 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
〖后记〗 金庸大侠当年写完《 萄!分 后,意犹未尽,写了一篇长达六七万
字的《 崇焕评传?附在其后。我当年读的《 血剑》是大陆的盗?版,删去这
篇评传不附,是以我虽然一向留心 崇焕的研?,却错过了金大侠的高论。直到
最近,有网友得知我在写纪念袁崇焕的文章,乃千里迢迢寄来金传让我参考。金
庸自谦其评传并无多大的学术价值,只有可读性,则我的这点文字连可读性也没
有,或者还有点普及性,不留心明史的人若能因此了解一下这桩大冤案的始末,
知道我们曾经有过这么一位被冤杀了的大英雄,足矣。草成此文,以报网友赠阅
之谊。凡见于《明史》及与金传重复的史料,文中不另注明出处。
x
〔一九九四年九月一日,寄自 fangshim@student.msu.edu〕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