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nic (天涯☆明月☆刀), 信区: other
标 题: (转贴)张志新究竟为何而死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Jun 6 22:52:52 2000), 转信
发信人: monte (山之情节), 信区: Triangle
标 题: (转贴)张志新究竟为何而死
发信站: 北大未名 (Tue May 30 14:52:24 2000), 转信
1975年一个初春的日子,张志新被割断喉管,枪决而
死。25年来,张志新最终究竟因何而死,我们不知道;
她的遗体如何处理,我们也不知道;她两次被判死刑的
详细过程,我们更不知道;她的亲属近况如何,我们还是
不知道;至于她的儿女被办“死囚学习班”一事,我们更
是闻所未闻。在这里,陈少京先生以翔实的材料,把这些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披露出来。
今年4月4日,是张志新烈士牺牲25周年。当年采访张志新
案的陈禹山回忆张志新案情,披露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
25年前,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张志新,被以“现行反
革命罪“,判处死刑。在行刑前,为了不让她说话,割断
她的喉管,然后押赴沈阳郊区大洼刑场执行枪决。1979年
春,这起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当时全国的报刊报道说,张
志新由于在“文革”中反对林彪、“四人帮”而被杀害。
事实的真相并非仅仅如此。
当时,陈禹山发表的长篇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曾提到:
“她(张志新)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
情深意切、光明磊落地对自己的领袖的某些工作,提出了
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了她对自己的领袖的热爱和深厚
的阶级感情。”其实这才是张志新被杀害的主因。
究竟张志新对自己的领袖的哪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
哪些“意见和看法” ?陈禹山详细引述了张志新的原话:
“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毛主
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
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
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
缺点和错误。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
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把观点明确一些讲,就是认为毛
主席在这个历史阶段犯了‘左’倾性质的路线错误。”
谈到文化大革命,张志新说:“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斗争
是建国后,1958年以来,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的继续和发
展。并由党内扩大到党外,波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多个环节。这次路线斗争,错误路线一
方伴随了罕见的宗派主义和资产阶级家庭式的人身攻击,借
助群众运动形式,群众专政的方法,以决战的壮志,实行了
规模空前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因此,在它一直占有了压
倒优势的情况下,造成的恶果是严重的。
张志新这些“意见和看法”,是1969年8月间,“文革”风暴
席卷神州大地,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疯行的时候,在组织召开
的会上或强迫交待时说的。
但至今,绝大多数的人们仍未知道这个真相。张志新遗体到哪
里去了.
1979年3月,中共辽宁省委为张志新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
士。在追悼大会上,张志新的女儿林林捧着的是一个没有骨灰
的 灰盒。张志新的遗体到哪里去了?有说是“暴尸荒野”,
有说是“当时火化”,也有说是“因为她的身材标准,其骨架子
被制成标本了”等等。这一直是个谜。
陈禹山说,当年宣传报道张志新的事迹时,他所在的报社收到大
量读者来信,其中两封来自沈阳的读者来信谈到张志新遗体的下
落。这两封信,他一直保存着。
一封是沈阳二十一中学齐利的来信,信中说:我读了几篇关于张
志新烈士的报道,张志新烈士的遗骨没有了,真是这样吗?我把
我在群众中听到关于张志新的遗体的问题反映给您。望编辑同志,
能否认真调查一下,这事在群众中议论很大,有必要澄清为好。
我的同事和邻居们都这样讲,张志新牺牲那天,身着褪了色的军
装,但几篇报道中却是酱红色的囚服,她死后,她的尸体被沈阳
医学院附属医院用汽车运走,放在水泥池子里,用药水泡上,作
病理解剖实用。
因张志新烈士牺牲后,留下的遗体,按着医学上来说是一具较完
整、无病的女尸,这在医院来讲是难找到的,就是有病的女尸,
又有哪家家属愿把病尸献给医院呢,所以张志新的遗体运到沈医,
这就给医院解剖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那么张志新较健康的遗体一部分,就会被放在某个玻璃瓶里,供
医学院的学生们教学实验。
如果真像同志们和邻居们所议论的那样,我认为烈士的遗骨就能
找到,因1975年4月4日,作为沈阳市每个医院来讲,得到一具完
整、无病被枪杀的女尸是极不容易的。沈医得到张志新烈士的遗
体后,定会将张志新烈士的遗体肢解,放在大玻璃瓶里保存。
烈士的遗体找不到的另一种原因是,沈阳是受“四人帮”及其死
党迫害的重灾区。那个“四人帮”的死党(指毛远新——笔者注)
已倒台了,但“四人帮”的须子仍然存在,这就给找烈士的遗体
带来了种种阻碍,充分发动沈阳医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回忆
烈士的遗体就能找回来。如能找回来一部分,不也是对烈士的一
种安慰吗?对得起死难的烈士吗?
另一封信是辽宁中医院基础部韦同运的来信。信中说张志新被杀
害后,其尸体被拉回沈阳,“把她剖腹挖心,取得内脏”后,才
火化。“这是千真万确的。”
遗憾的是,张志新烈士遗体下落这个谜至今没揭开。她那骨灰盒
一直空着。
张志新一个人被判过两次死刑陈禹山说,张志新曾两次被判死刑。
第一次是1970年5月14日。盘锦地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曾判处
张志新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送到了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时的办案人员回忆介绍:张志新1969年
逮捕后,原打算只要她认罪,根据策反方针,处几年就行了。可
是她不认罪。当时同意判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至已实行军管
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谢越1979年接受陈禹山采访时,回忆:当年
省高院军管会把张志新案第一个是给一处副处长高振忠审。高振
忠看了市中院的报告,私下说:毛主席指标“一个不杀,大部不
抓。”张志新是动口不动手的,不搞破坏的。
在组织会议上,党员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构成犯罪吗?
"文革”中公、检、法被砸烂,罪名是“右倾”,保护敌人。老公
、检、法人员许多受难。高振忠是幸存者。对张志新案,他有自
己的看法,但不敢向军管会讲,更不敢在会上讲。
军管会认为高振忠执行不力,决定换人,换上了周XX。当时普遍
认为,“左”比“右”好。“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
题。周XX感到压力很大,决心这次不能再“右倾”了,要判刑,
判劳改。他考虑判两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征求他的上级主管单位
负责人意见,得到认可。但他在誊抄审判意见稿时,觉得自己还
可能被军管会认为“右倾”,于是把刑期大大加重,改为15年。
他认为,这已超过了极限,他们不会再说他“右”了。
但审判意见稿送到军代表那里,被全改了,军代表连写了“六个
恶毒攻击”,结论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再呈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审批。审批会上,与会者对盘锦地区法
院、沈阳市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致对判处张志新死刑,均表
无异议。最后,市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致对判处张志新死刑,
均表无异议。最后,辽宁省最高负责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
发话:留个活口,当反面教员,不杀为好。于是,改判张志新无
期徒刑,投入沈阳监狱强迫劳动改造。
1973年11月16日,张志新在犯人参加的批林(彪)批孔(子)大
会上,当报告人批判林彪推行“极右路线”时,这时精神已失常
的张志新站起来喊:“中共极右路线的总根子是毛泽东”。因而
张志新被认定“仍顽固坚持反动立场,在劳改当中又构成重新犯
罪”,被提请加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75年2月26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上,审批张志
新案件。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毛远新、黄欧东、魏秉奎、苏羽等
17人。会上,蔡文林作了《关于现行反革命犯张志新的案情报
告》。魏秉奎说真是反动透顶。毛远新说判无期以后,一直相
当反动,看来是死心塌地。魏秉奎说干脆吧。毛远新说在服刑
期间,这么嚣张,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多活一天多搞一天反
革命,杀了算了。苏羽、 魏秉奎表态:干脆。3月6日,监狱
有人提出,张志新“是否精神失常”的问题,并向上级报告
。3月19日,上级批示:“洪XX同志不考虑,她的假象,本质
不变,仍按省委批示执行。
4月4日,张志新在沈阳被杀害。一场无法结束的悲剧
张志新的家人和亲属现在如何呢?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事。
最近陈禹山探访了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和张志新的丈夫曾真。
他们都在北京。
陈禹山说:曾真已年愈古稀,消瘦,背也有点驼了,与当年
所见相比,判若两人。他独身一人住在北京的一个居民小区。
他住在一栋多层楼房的七层,房子没有电梯,他每天沿着楼
梯爬上爬下,上街买粮,买菜,自己做饭。他请了钟点工,每
周上家里来搞一次卫生。他就是这样孤苦伶仃地打发自己的晚
年的日子。
曾真说:两个孩子,林林、彤彤现在美国。他们都已成家。彤
彤只在填写个人资料时,才写上“幼年丧母”,但从不向人提
起自己的母亲是谁。林林也不愿意再提及当年的苦难。
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虽然有一个完整的家,但她身体不好,患
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玻与许多六旬的同龄人相比,她显得衰老多
了,走起路来也不那么灵便,上楼梯更显得吃力。她已退休。
她原是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国家一级演员。她出身音乐世
家。小时候,她就和大姐志新,二姐志惠一起组成小乐队参加
演出。
当年张志勤谈起大姐,常常声泪俱下,现在却常常沉默寡言。
最令人伤痛的是张志新亲人们之间的反目。张志新的娘家人和
张志新的丈夫曾真因张志新的缘故,一直有着深深的矛盾。在
张志新平反昭雪后,就很突出。
当时,有的报刊宣传刊登照片,把曾真抹去。
张志新女儿林林诉说:死囚家属学习班
1975年初春的一天,刮着大风雪。沈阳法院来了两个人,通知
爸爸,我和弟弟到县城开会。爸爸和我牵着弟弟,冒着风雪来
到县城招待所。我们推门进去,屋内有暖气,一股热气扑面而
来。然而我心里发颤,感觉比在风雪里还要冷。沈阳法院来的
人要我们坐下,说是给我们办个“学习班”。接着,一个人掏
出《毛主席语录》,翻开念了两段语录,内容我记不全,大意
是一段讲什么阶级斗争,一段讲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的。然后
提到我妈妈,并问了爸爸一些话。爸爸说几年前他已同张志新
离婚了,法院把孩子判给了他。法院的人问我:“你知道你妈
妈在监狱中的表现吗?”我摇摇头。我确实不知道。我当时只
知道妈妈是个反革命,是听人说的。她怎样反革命,我也不知
道。妈妈被关进监牢后,爸爸上监狱送衣物,不让见。姨父从
北京来沈阳,到监狱去探监也不让见。自妈妈被捕以后,同我
们的一切联系都断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沈阳法院来的人大声说:“你妈妈非常反动,不接受改造,顽
固不化,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罪上加罪,政府考虑加刑。
如果处以极刑,你是什么态度?”
我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回答。我的心一下碎了。但我强装镇静,
强忍着泪。爸爸说过,不能在别人面前掉泪,不然就同妈妈划
不清界限了。爸爸代我回答说:“如果确实那情况,政府怎么
处理都行。”
法院的人又问:“处极刑,收不收尸?张志新狱中的东西你们
还要不要?”我低着头没说话。爸爸又代我说:“我们什么都
不要。”
他们再也不问什么。两个人嘀咕了一会儿,一个人在写什么,
另一个人在教育我,说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党的政策是重
在表现,要我和妈妈划清界限。
他要我说说对妈妈犯罪的看法。我说了,是照老师平时教导我
说的。当时心里很乱,说了什么现在记不清了。
那个人把写好的东西,交给同我谈话的人,他们又嘀咕了一阵,
又在上面写。写完之后,要我在上面签字,按上手樱“学习班
”就这样结束了。整个过程,弟弟被吓得不敢出声,他靠着爸
爸身旁,紧紧地抱着爸爸。
爸爸领着我和弟弟从县城招待所出来,跌跌撞撞,顶着呼啸的
风雪回到家。
没有做饭,爸爸将家里仅剩的一个窝窝掰成两半,分给我和弟
弟吃,说:“吃了早点睡觉。”
我静静地躺在炕上。爸爸独个儿坐在小板凳上,对着灯发愣,
他瞅瞅炕上,以为我和弟弟睡着了,就慢慢地站起来,轻轻
地把沈阳家里带来的箱子打开,翻出妈妈的照片。看着看着,
爸爸禁不住流泪了。我翻下床,一头扑进爸爸的怀抱,放声大
哭。爸爸拍着我,说:“不能这样,不能让邻居听到。”听到
哭声,弟弟醒来了。爸爸把我和弟弟紧紧地搂在怀里。这一夜,
我们不知流了多少泪,却不能大声哭。
……
这真是人间至痛的往事,令人不堪回首。林林所谈在学习班上,
沈阳法院的人要她签字并按手印的那份“笔录”,后来在张志
新的案卷中找到,特摘抄如下:……
曾林林:刚听说张志新犯了反革命的罪行,我当时感觉会影
响我进步的。这下可完了。但经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母女关
系是有阶级性的。她虽然生了我,是我的母亲,可她是反革命,
就不是母亲了,已是我的敌人了。她反党反毛主席,我们就和
她斗争到底。我后来经过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我已认识到
她反革命,我和她划清界限,并不会影响我的进步。
问:张志新实属死心塌地,罪大恶极,你们有什么想法、看法?
林林、彤彤:坚决镇压,把她处死刑,为人民除害。我们连尸
体也不要,政府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都拥护。对于
张志新在监狱的还有什么财物,我们什么都不要,这有(由)
政府处理。
……
那一年,彤彤不满10岁,而林林也未满18岁。这份笔录就算不
是法院来人的“杰作”,但在那样的年代,彤彤和林林除了这
样说,又还能说些什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此一种选择。
--
--
————————————————
我们全在阴沟里,却仍有人仰望星空。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