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ppletree (飘遥), 信区: Other
标 题: 突厥与土耳其(4)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an 16 23:19:39 1999), 转信
发信人: cinason (aze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突厥与土耳其【四】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Sep 7 21:58:40 1998)
突厥与土耳其【四】
作者:cinason
公元八世纪中叶,几乎是在同时,漠北和西域的蓝突厥政权都遭到毁灭性打
击,阿史那氏就此绝统,与之相应的是黑突厥(异姓突厥)的崛起,从此突厥民
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极盛时期的突厥曾经征服了契丹和奚各部落,但其在漠北的统治崩溃後,即
渐渐西迁,终于完全撤出了蒙古高原;而契丹竟在後来反客为主,不但将突厥的
势力逐出漠北,而且甚至征服了突厥斯坦的西域,进而把整个北中国都纳入其统
治之下。契丹的崛起标志着东胡-通古斯系统诸族的重新觉醒,这对中原以南的
以汉人为主的各族人民来说,不是喜,而是忧,先前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後来的历史将以更大的代价来证明这一点。纵观中国历史,夷夏之争虽则从来没
有停止过,然而对华夏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而如果把北方古代诸族大致分为
西边的匈奴-突厥和东边的东胡-通古斯两大系统的话,那么东胡-通古斯系统
的威胁显然要更大。首先,彻底灭亡中国的两大非汉族王朝--元和清的统治者
正是来自东胡-通古斯;其次,征服了北方大半个中国的两大非汉族王朝--辽
和金的统治者也是来自东胡-通古斯;最後,第一个统治整个中国北部的非汉族
王朝--北魏,更是由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而匈奴和突厥真可
谓生不逢时,偏偏遇上汉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秦汉时代和隋唐时代,虽然
他们屡屡南犯,却始终突破不了坚固的长城防线,随即自身分裂,一部分南下附
汉,一部分不肯屈服的最终只得西迁,西迁,再西迁!
突厥把漠北让给了东方的新兴部族,这就替後来漠北的蒙古化埋下了伏笔。
金山是突厥的发祥地,中亚的突厥化相当彻底地进行着。花拉子模(康居)
、索格底安那(粟特)、巴克特里亚(大夏)和费尔干纳(大宛)都渐渐地充满
了说突厥语的人们,而原先的土著--说东伊朗诸语的人们,却不得不退却,或
者留在原地被同化,或者避入山中--成了後来的塔吉克人的祖先(今天在中亚
塔吉克人反倒是少数民族了)。经过分化组合,突厥的部众愈发繁复,而在接受
了伊斯兰教之後,其面目更是焕然一新。远在突厥兴起之前,铁勒诸族就分布极
广,最西直到黑海以北,现在突厥则以更快的速度向更远的西方推进。
在里海东岸,游牧着突厥乌古斯部,乌古斯音与回纥相近,源出于九姓铁勒
,後成为异姓突厥的一部。乌古斯人尚武好斗,民风凶悍,其伊斯兰化的程度并
不很深,仅有一小部分成为虔诚的穆斯林,大部分仍过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自
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还有一些乌古斯人则是把信奉伊斯兰教作为一种获
利的工具或谋生的手段。十世纪的时候,乌古斯人的一个部落在酋长塞尔柱(
Seljuk)的率领下向西迁移,他们横穿伊朗,途经两河流域,直到亚洲的最西端
小亚细亚,所过之处,望风披靡,遂在西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塞尔柱帝
国。留在中亚的乌古斯人因所居之处较为偏僻,面山背海,与周围的部族交往甚
少,遂被称作土库曼人(Turkmen), 意为血统纯正的突厥人。这些土库曼人得
知他们的同胞在西方的业绩後,便开始源源不断地向西进发,塞尔柱帝国也大量
征招他们前去拓地,于是成千上万的土库曼人涌入西亚、小亚,以“加齐”(自
由游牧武士)的身份四处征讨,建立了许许多多突厥人的小苏丹国,渐渐地将塞
尔柱帝国几乎要架空了。这时候东方传来了蒙古人的铁蹄声。。。。。。
--
心中一股冲劲勇闯 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
仿佛身边拥有一切 看似与别人筑起隔膜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unknow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