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ppletree (飘遥), 信区: Other
标  题: 突厥与土耳其(5)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an 16 23:19:54 1999), 转信

发信人: cinason (azer, A.D.46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突厥与土耳其【五】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Nov  8 15:35:34 1998) 
 
                       突厥与土耳其【五】 
 
作者:cinason 
 
    蒙古的崛起对突厥无疑有重大的影响,而同土耳其更发生了直接 
的联系。 
 
    当着中亚霸主花剌子模正与新兴的蒙古相对抗时,成吉思汗命诸 
子分兵合剿,术赤攻其西北,拖雷攻其西南。公元一二二一年,拖雷 
率部攻陷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部),纵兵大掠,在马鲁附近游牧的一 
支乌古斯部落迫於其锋,且受北部钦察部落的压力已久,便在酋长苏 
力曼(Solyman)的率领下举部西迁。他们先走到亚美尼亚,游牧在 
埃尔斯伦(Erzerum)一带,後乘蒙古潮退,欲返回中亚旧地,不幸 
苏力曼半途溺毙,於是部落四散:一路原路迁回中亚;一路就地分居 
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一路则在苏力曼之子埃尔多格拉耳(Ertoghrul) 
指挥下,复向亚美尼亚方向进发。西迁的这一路人走到小亚细亚,在 
一次偶遇中打败了一小队蒙古骑兵,凑巧解救了塞尔柱王的危难,加 
上同出於乌古斯部落的缘故,於是塞尔柱王阿拉丁(Aladdin)将塞 
伽特(Sugut)之地封给埃尔多格拉耳。正是这一小块地,奠定了整 
个奥斯曼帝国以至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基础。 
 
    公元一二五八年,旭烈兀率蒙古大军攻占巴格达,末代哈里发随 
着六百馀年的阿拉伯帝国一起灭亡。也就是在这一年,小小塞伽特的 
王子出世了,埃尔多格拉耳皈依伊斯兰教已久,便以教主之婿、四大 
哈里发之第三的奥斯曼来命名这位未来王国的继承人。殊不知这竟成 
了日後纵横天下六百馀年、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的称号。一死一生, 
巧合与机缘,历史实是很有意思。 
 
    公元一二八八年,埃尔多格拉耳去世,其子奥斯曼继位,开始经 
略小亚细亚。当时的情形颇类似於周室衰微之战国後期,弱肉强食, 
纷争不断,而塞伽特之劲头尤甚於虎狼之秦国。一三零零年,塞尔柱 
王统中绝,奥斯曼即代之而起,拥尊号曰苏丹(Sultan),奥斯曼土 
耳其就此开国。 
 
    本文名为《突厥与土耳其》,故只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土耳其 
自奥斯曼之後的历史恕不在此详论。 
 
    从前所述可见,土耳其与突厥确实存在一些继承关系,尽管这个 
范围相当有限。最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的继承,这也是我所非常惊叹 
的。本来,小亚细亚历经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滋养,其发展程度已相 
当之高,虽武力不足,文治仍有很大的馀蕴。按常理,征服者总是易 
被文明程度更高的被征服者渐渐同化,如鲜卑人,如法兰克人,如保 
加利亚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源源不断来到小亚细亚的乌 
古斯突厥人的生命力却是异常旺盛,不但没有被土著同化,反而同化 
了大部分土著,竟变成了真正的主人,却还依旧说着那从中亚细亚带 
来的语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除了突厥人本身的原因以 
外,也还有另一些客观方面的因素,比如伊斯兰教的作用,又比如当 
时拜占庭文化的衰微,又比如当时小亚细亚种族混杂、缺乏主体(希 
腊人、拜占庭人、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等等),这些都 
给突厥人提供了机会。 
 
    至於历史的传统,则微乎其微。早在乌古斯时代,突厥在漠北、 
西域建国的历史就几乎已经被遗忘了,乌古思人也始终缺乏突厥人曾 
经有过的统一政治结构的传统。到奥斯曼土耳其时代,遂更将伊斯兰 
教的历史当作其本身的历史,并俨然以伊斯兰教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自 
居,完全忘却自己的祖先从前在东方的辉煌了。至於重申这一传统, 
则是新的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以後的事,对此前文已有提及。 
 
    文化的传统,也继承得极少,因为乌古斯人那时的文化程度实在 
是很低。土耳其的文化,一方面来自伊斯兰教,一方面来自欧洲,同 
时自己也创造了不少。现在可以找到的来自中亚故乡的记忆,仅仅保 
留在少数谚语及民歌中,并且主要是在安纳托利亚的内陆山区。我知 
道有一首土耳其民歌就和一首哈萨克民歌的风格很相像。 
 
    如果拿一个典型的古突厥武士和一个普通的现代土耳其人来作外 
表上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极大的不同。可以说,在人种上土耳其和 
突厥几乎不存在什么继承关系。现代土耳其人虽然说着从中亚古突厥 
语演变而来的土耳其语,但他们的主体却是欧罗巴人种,即白种人, 
这是长期混血的结果。由於小亚细亚土著的数量远大於後来的突厥 
人,因此几百年後,尽管他们已放弃了原先的语言和宗教信仰,然而 
却在种族上改变了整个土耳其人的血统。从电视和杂志上来看,大多 
数土耳其人在长相上与欧洲人没有什么区别。偶尔也会遇到具有蒙古 
人种特征的土耳其人,如土耳其当代著名作家阿吉兹.涅辛,就曾被 
路人当作“中国人”围观过,这时我们就可以推测他的根很可能在中 
亚,说不定是古突厥人的纯正後裔呢!不过这种情况真是太少了。最 
後再闲扯一句,伊朗足球队前中场主力阿齐兹长得也很像中国人(特 
别地,有点像成龙,呵呵),我怀疑他是否也和“突厥蛮”有什么干 
系呢? 
 
※※※※※※※※※※※※※※※※※※※※※※※※※※※※※※ 
 
 
                         後    记 
 
    突厥与土耳其一文,其初宗本为抛砖之作,因当时不忍目睹清华 
历史板之萧条,遂稍发一二谬论,以凑成板上有放矢之的。其实为嬉 
游自娱之文章矣。而今历史板繁荣兴盛,故特续完拙文,以略助其兴。 
 
 
                                      耆那生 
 
                                          戊寅年九月十九 
--
 
                心中一股冲劲勇闯   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
                仿佛身边拥有一切   看似与别人筑起隔膜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unknow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