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nic (天涯☆明月☆刀), 信区: other
标 题: 匈 奴 帝 国 ( 九 )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Jun 20 19:21:58 2000), 转信
发信人: mww (阿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 奴 帝 国 ( 九 )(转载)
发信站: 华中地区网络中心
日 期: Thu Jul 25 01:41:03 1996
出 处: 202.114.9.97
阿提拉到底还是放过了罗马。在相继的两年内,先后在沙隆和北
意大利,匈奴人的威胁最终没能使西罗马拜倒在自己的膝下。也许罗
马帝国最后的历史作用是在来自亚洲的匈奴人和日尔曼蛮族之间充当
一个缓冲,而后者的命运则奠定了现代西方民族的中世纪基础。仅管
很多意大利人不满意阿埃丘斯没有在沙隆彻底消灭匈奴人,但恰恰是
这位“最后的罗马人”使这个曾经骄横一时的蛮族帝国走向灭亡。战
争和疾病打垮了阿提拉的势力,匈奴帝国元气大伤,它在历史上的最
后一页很快就要翻过去了。公元453年的一天,匈奴王阿提拉与一
位年轻漂亮的日尔曼少女伊尔迪科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是在美酒
与欢歌狂舞中度过的。当晚阿提拉醉熏熏地带着新娘入了洞房。次日
清晨,人们却发现他在酩酊大醉中被自己的鼻血呛死了,而那位可怜
的新娘却哆嗦着倦缩在床角。这位卓然超群的匈奴王的突然死亡所造
成的巨大的权力真空,令他的许多儿子和党羽很不习惯,他们陷入了
内讧和争夺。454年,东哥特人和其他日尔曼部落起兵造反,阿提
拉的儿子们无法对付这种局面,帝国迅即瓦解了。从此以后,东哥特
人定居在潘诺尼亚,匈奴人则定居在多瑙河下游和俄罗斯南部地区,
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他们后来信仰了基督教,学会了农业,并作为
一个势力又继续存在了几百年。七世纪时,东罗马皇帝还招募过匈奴
士兵同波斯人打仗。
沙隆之战的另一个杰出人物阿埃丘斯亦未能得善终。他在五世纪
30年代、40年代乃至50年代初期都曾地位显赫,权重一时。他使罗马
帝国保持了足够强大,能与阿提拉的匈奴人抗衡;他在高卢表现出了
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就象很多宫廷冤案一样,他所有的功绩反而断
送了自己的前程,因为他招来了瓦伦丁三世的忌妒。454年,皇帝
亲手用御剑刺死了他。第二年,阿埃丘斯的两位亲信杀死了皇帝。4
76年,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被日尔曼人废黜,帝国从此不复
存在。
故事说到这里应该算是结束了,但仍感到意尤未尽。我想再重复
一遍,匈奴人的故事最吸引我的是,他们是咱们炎黄后裔的一支,却
在西方世界创下了如此业绩。换句话说,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都是
炎黄子孙,但并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呆在咱中国这儿不动窝,有一支
桀傲不驯的血脉早就伸到了欧罗巴的肌体之中(实际上越南人也是炎
帝的后裔)。我并非想借匈奴野蛮业绩为今日族人脸上贴金。但你不
能不承认,阿提拉身上所表现出的那种傲视一切的气概与力量,确实
与当前之很多国人的软骨病、贫血症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更主要
是与近一百年多年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还
要指出的一点是,阿提拉与希特勒不同,尽管在中世纪传说中,他是
一个邪恶的化身,但他的英雄气概是不能否认的。虽然匈牙利民族与
匈奴民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他们是另一支亚洲游牧民族,
可能与匈奴人之间有关系),但匈牙利人把阿提拉看成是一个古代的
民族英雄。前面说过,很多男子用“阿提拉”作为自己的名字(不久
前见报载有一个姓“阿提拉”的匈牙利人,来中国考查匈奴西迁的路
线,真邪乎)。
我有一个主意,不知各位网友赞同否,提出来权当怡笑大方:中
国、日本、匈牙利、法国、意大利出资合拍一部上下集彩宽(三至四
小时),让姜文饰阿提拉,史瓦辛格饰西哥特王,再请谁谁谁演阿埃
丘斯;给姜文配一个色雷斯女人作情妇,让阿提拉的形象稍微软化浪
漫一些,搞它一个史诗风格的大手笔,当是一部绝作不在话下,不论
奥斯卡还是卡斯奥都能夺它几项大奖。假如这个设想当真有一天实现
了,诸位不要忘记为我作证,这个意念(甚至会是角本)的版权属我
无疑。
我不是学历史的,更不是搞历史的。但在整理匈奴西迁的资料当
中发现,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罗马帝国与汉帝国都遭受到了蛮族的
大规模入侵。在东西方对这种入侵有不同的说法,东方叫做“五胡乱
中华”,西方则称为“民族大迁移”。这种不同的说法是有原因的。
所谓乱中华,是说蛮族侵扰中华,但中华依旧是中华,最后还是被杨
广统一。而西方日尔曼蛮族向罗马境内的大迁移,其结果是形成了新
的民族国家划分格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我以为,一种多元的政
治和文化环境有利于系统向复杂性的方向发展;而一个单一的权力中
心,则由于缺乏相互作用机制和竞争环境,而缺少发展的动力。不知
各位以为然否?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我以为中国处于一种很
不幸的境地。纵观西方文明的历程,可以看出就象一个接力火炬,从
两河流域开始,经埃及、爱琴到达希腊燃烧成熊熊大火,然后被罗马
帝国推向整个西方世界,最后被日尔曼人规范成今天的格局。从中世
纪开始,各个权力中心与教皇之间演绎出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史。而中
国的情况则不同,虽然我们中华大陆上有过不同的文明中心的相互作
用,最后还是趋于统一。而且文明的发展的轨迹基本上是中国向周边
民族国家的辐射,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则相对要少得多。众所周知,中
国文明的最辉煌灿烂的、爆发式的创造与发展时期是战国时期,这难
道不与当时的多元的文化与政治格局有关吗?我不懂,为什么在中国
总有人想到达到“天下大治”、“一统天下”,而且总有一代一代的
帝王能达到这种目的;而在西方却没有人能够完成这种“霸业”呢?
西方并非没有人想干这种事,比如上古时有亚力山大,中古时有罗马
帝国,中世纪有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由德皇统领),近代有拿
破伦,当代则有希特勒。这所有些没有一个能获得持久的成功。亚里
士多德比较希腊的共和制小国林立与波斯的统一帝国时认为,东方人
是落后的野蛮人,他们甘愿服从;而希腊人则是成熟的民族,有独立
的个性,决不会服从某个个人的权力。显然我中土人士不同意这种说
法,但什么是更合理的说法呢?顺便说一局,在东西方所发生的蛮族
对文明地区的大规模入侵都与匈奴人有直接的关系,匈奴人真是一个
挺邪乎的民族。另外,本人要郑重声明,以上所言纯粹是一个历史门
外汉提些荒唐问题就教于各位大家,绝没有要分裂国家的意思。本人
的血统绝对是一个北亚人,以我北亚人的最高理想,当收复包括外蒙
及沙俄霸占领土在内的所有大片失地。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我们这些炎黄后裔似乎特别衷情于大匈牙利
平原这块地方,在匈奴帝国之后一千五百多年的今天,很多中国人喜
欢来到这里经商。我相信我有朝一日会到那个地方,不论以什么身分。
届时我一定要去布达佩斯的博物馆,找一找有没有可资凭吊的遗迹。
--
* * * * * * * * * * * *
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
青 鸟 殷 勤 为 探 看
* * * * * * * * * * * *
※ Origin:.华中地区网络中心 s1000e.whnet.edu.cn.[FROM: 202.114.9.97]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