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nlioy (Working harder and harder), 信区: other
标 题: 人类形式逻辑的一个普遍误用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14日22:49:0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对于一个命题,不是对的(真的),就是错的(假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实在是
对基本形式逻辑的一贯误用所致,本文粗略澄清这个问题。
从伽利略批判亚里斯多德的一个命题说起。
亚里斯多德有个命题: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我们简称这为亚氏命题。
伽俐略用想象实验和逻辑批驳了这个命题。他用反证法:设想,一个大物体A与一个小物
体a用细线连接在一起共同下落,构成一个物体系统P。
(1)如果亚氏命题为真,那么,物体系统P,应该下落得比单个大物体A应该更快。
(2)如果亚氏命题为真,那么,由于小物体a对大物体A的拖牵,物体系统P应该下落得
比单个大物体A应该更慢。
上述两个结论都是从亚氏命题逻辑地推导得出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的互相矛盾的;因
而亚氏命题不能自恰,是错误的命题。
从上述并非严格的论证中,现在有书上竟由此断言:所以这逻辑地证明了重的物体与轻
的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我不知道有什么逻辑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
伽利略批驳亚氏命题的逻辑基础,应该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上,亚氏命题包含了这样的意
思:
*所有*较重的物体比*所有*较轻的物体*总是*下落得更快。
批驳的结果,也只能证明: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更快。
但是也不能得出:下落得一样快。
实际上,匀引力场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是物理*实验*的结
果,
而不是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可以被证伪的。它基于这样的事实:物体的引力质量总是与
惯性
质量相等,也就是等效原理(假说)。
----------------------------------
有人对形式逻辑有一个传统的错误理解,就是,一个命题不是真的,就是假的,甚至认
为:
原命题不成立,则“反命题”就成立!----这正是错误理解逻辑的开始点和关键点。
----------------------------------------
我们再看亚氏命题: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它的“反命题”到底是什么呢?----可以有多种理解。
(1)、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2)、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3)、重的物体*不*比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4)、重的物体*不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如果驳倒了原命题,即逻辑地证明了原命题不成立,那么,反命题若要一定成立的话,
就是
(4)尚可符合条件。
比如因为有空气阻力(在伽俐略的反证法论证中,并没有排除有空气阻力的可能性),
1kg的干棉花可能比2kg的湿棉花下落的快,也可能比0.8kg的灰尘下落的也快:这样,下落
的快慢与物体重量就没有单独的直接对应关系。
-------------------------------
根据以上的分析,否定了一个命题为假,而什么才是真命题,仍然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
,如果一个命题涉及的是部分事实判断,而不是在涉及到对事实规律的科学归纳上时,
通常,否定了一个命题为假,也只能说原命题*不一定成立*。
比如,如果亚氏命题是争对一些事实的结论,那么,仍然可能正确。如:空气中1kg的铁
的确比 0.5kg的干棉花落的快,等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按照实证主义,我们根据许
多类似的现象,不就可以总结出亚氏命题吗?----古代的亚氏命题不就是这样被总结出来的
吗?
不就这样被古代人普遍接受的吗?
亚氏逻辑的问题,在于它不能普适化自恰,就是说,它一旦被理解为“所有”“总是”
,那么,就会自相矛盾,这也就是伽俐略批驳的正确之处。
--------------------------------------------------
所以,我们一旦否定一个东西是黑色的,也不能说它一定就是白色的,因为有许多中间
状态
的色度亮度可能性。更重要的,一旦把一些东西是黑的否定,也不能把这类东西中有个
别的
确可能有黑的存在给一并否定,而只能说“这类东西不一定是黑的”。-----这就是多元
论
。
命题:古典音乐不赚钱。
这如果是一个统计规律,那么,有可能有个别人,搞古典音乐可能赚大钱。---如果我们
发现了个别反例,也只能说,搞古典音乐*不一定*不赚钱。而不能通过个别反例得出:古
典音乐不赚钱是错的,古典音乐赚钱才是对的。
---------------------
同样,过去人们通过大量经验得出牛顿力学,现代人们找到了反例实验,但这只表明:
牛顿力学不一定成立。
-----------------------------------
所以,卡尔-波普尔得出科学命题应该是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
-------------------------
但卡尔-波普尔的的哲学著作,对“实证主义”、操作主义等等,也进行了“无情的攻击
”
。这样,他就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一元论或“二元对立论”的错误:说“证伪”理论是
正确的,而“证实”理论、操作主义就必定错误。
抱有二元对立论的人坚持认为,一个哲学、主义、命题,不是对的,就是错的;一个东
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正确的东西的“反面”就必定总是错误的;一个人的世界观,不
是唯物的,就是唯心的;等等等等。
----------------------------------------------------
这恰恰是卡尔-波普尔所一贯批判的“极权主义”的习惯思维方式。
-----------------------------------------------------
自由主义并不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等等就一定总是错误的,而是否定其普适性,特别
是以
国家政府名义强制实行的普遍化。自由主义允许自由结社的公有制公社、企业,在自愿
而非强制的基础上,订立的有退出机制的民间共有契约。
-------------------------------------------------
爱因斯坦曾有一段从认识论角度告诉我们应在理论间保持一种能力、一种和谐的、互补
和微妙的著名论断:“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定象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
;就他力求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象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
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所给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论,他象一个
唯心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提供出逻辑表示的限
度内才能站得住脚而论,他象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研究工作所不
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至还可以象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或者毕达哥拉斯主义者。”
---------------------------------------
由于政府拥有唯一的最大的暴力垄断强制力,所以,一切以政府的名义,或多数投票民
主的名义,进行的一切哲学、宗教国教活动,都是被自由主义反对的。自由主义的“言论自
由”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任何公民可以公开骂政府、质疑政府。出版自由也只有一个意思,
就是私人准入出版行业,不受政府制约。其他一切服务,无论是针对个人的或公共的服务、
生产,都允许私人准入、公平竞争、不受政府制约。一切哲学宗教活动,如果是私人民间性
质的,自由主义并不反对其存在,但承认有些违背自然法,也承认民间有相对的高尚思想和
组织的存在。
---------------------------------------------
这里思考LULU 的问题做参考:
狼吃羊,不能得出狼是坏的。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也是二元对立论的表现。二元对立
论实际会导致一元论。
设想打死所有的狼,羊没有狼的追赶,会越跑越慢,机能退化,并过度繁衍;结果羊过
剩,吃完了草原的草,草原沙漠化,最终所有的羊也饿死了。
所以,对自然平衡的人为强制性干预,要万分警惕,无论是处于多大的好心。
--
只要青春还在 只要生命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我就不会悲哀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里 冬雪会悄悄融化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春雷定将滚滚来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