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ign_l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lover (苜蓿※平淡是真), 信区: foreign_lg
标 题: 钱其琛访美翻译笑话多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31 01:44:26 2001), 转信
钱其琛访美翻译笑话多
出处:新闻时空 时间:2001-3-30 11:10:42
【方舟时讯】中国副总理钱其琛访美期间,在不少的场合,尽量使用英语,以收直
接沟通的效果,这实在难为钱了,因为英语并非他的第一外国语,但钱还是全力以赴﹐
在他讲汉语时则是翻译全力以赴﹐结果还是导致了许多笑话。
中国时报30日发表傅建中的文章指出,钱其琛抵达华盛顿那天(二十一日),到国
务院与鲍尔会谈并接受晚宴款待之前,先在八楼的外交大厅内和鲍尔一起亮相,各自发
表简短谈话,钱事先准备好了的讲稿就是用英语宣读的,再由翻译译成中文。按照中国
的惯例,都是先说中文,再译成英文的,钱氏的作法,可说是反其道而行,使人印象深
刻﹐至少可省去翻译的时间,把省下的时间用于进行实质性的会谈。
除念稿子外,自由交谈或即席答复问题仍须假助翻译。而诸多误译和误解也就在翻
译过程中产生。钱其琛此次访美,在纽约会晤美国媒体代表谈到美出售神盾舰给台湾时
,其中一个问题是:如美国卖神盾给台湾,大陆会不会对台湾“立即发动攻击”(an i
mmediate attack)钱其琛的答复是:“这要视情况而定”。由于钱的回答不是 yes或n
o,而是有伸缩性的话语,美联社的报导遂解释为钱不排除攻击的可能,因为问题中有“
立即攻击”的字眼,这篇由采访国务院资深记者“该打”(george gedda)执笔的新闻
稿,竟进一步解释为“不排除先发制人”(preemptive strike)。其实“立即攻击”和
“先发制人”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不是同义语,事后“该打”先生和记者讨论这一
引起轩然大波的电讯时表示,在媒体和钱问答的语言特定情况下,“立即攻击”和“先
发制人”是同一回事,而钱说“视情形而定”,隐含着“不排除”之意,以致这篇报导
成了如美国卖神盾,大陆不排除先发制人的头号大新闻。公平的说,这个耸人听闻报导
的责任在记者,翻译的责任不大。可是如果钱不透过翻译,能直接以英语作答,也许事
情不会闹得这么大,使两岸三地的记者们鸡飞狗跳。
二十三日中午(北京午夜)钱在“美中商业协会”发表演讲,演说完毕,钱再度被
问到美国售武给台湾的问题(包括神盾在内)。钱答复说,在台湾地区已经有些麻烦,
假如再送武器到那里等于“火上浇油”。翻译把这个成语译为add fuel to the flame,
大体不错,可是在场的记者们仍把“火上浇油”这句话解释为触发战争,尽管中文原文
不带火药味。钱还在结语中说:“不愿在那儿见到战火”。翻译把战火译为flame of w
ar,大概记者们听到War一字,直接的反应遂成了卖武器是“火上浇油”,会引发战争。
钱二十三日演讲会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国七年级(初一)一班学生们所提,他们想知
道今天的大陆如何看待毛泽东。英文的问题很简洁:How is Mao thought of today?可
能因为被动语气,加以主持问答的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的英语吐字不很清楚,以致翻译
完全译错,虽经听众两度纠正,钱的回答还是和问题颇有出入。钱作答时,为了掩饰毛
生前的某些错误,说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翻译将之译为:“To err is human.
”(凡人皆有过),简洁而典雅,虽与原文不尽符合。美中不足的是把human念成了hum
ane,两字只差了一个e字母,意思和发音却完全不同,前者是“人的”或“人性”;后
者是“仁道”或“仁慈”。To err is human语出英国十八世纪诗人波普的诲人劝世的警
句,紧接着to forgive div ine(宽恕则是神)。
--
人生好比走棋盘,
落子容易悔子难;
投机取巧不长久,
老实本分是良言。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