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ign_l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tentag ( Bonjour && deeply in LOVE on the web ), 信区: foreign_lg
标  题: 骑行在别处(6) -- 猪腿,一公斤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11日16:17:1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Bonjour && deeply in LOVE on the web】  
发信人: panwl (拿着鼠标的狗~~不管闲事), 信区: Travel
标  题: 骑行在别处(6) -- 猪腿,一公斤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Oct 31 05:43:23 2001)
 
    马不停蹄,一日骑到小城Cochem,入住青年旅馆。
    在旅馆餐厅吃早点,餐桌上一位胖胖的中年男子突然问我“你们日本也吃牛排
么?”“我可是中国人耶。”
    他听说我是中国人,立时就来了精神,问这问那。原来他叫Uhing,就住在科
布伦茨附近,这几天是带着女儿出来玩。他女儿才9、10岁的样子,英语却也颇流
畅了。据说,这一带是不常看见中国人的,所以误认为我是日本人也就不奇怪了。
和他们聊聊天,在市内转转,又独自上路。
    从Cochem到科布伦茨,自行车路线总长51公里,路况不错,天气也好,所以只
用了两个小时就骑到了。市内有座横跨莫塞尔河的大桥,旁边停着颇多游船,于是
站在桥头,拍下几张照片。
    两人骑车过来,远远就和我打招呼,原来是Uhing父女俩,很是热情,要给我
当导游。呵呵,真是好运气啊。
    科布伦茨位于莫塞尔河和莱茵河的交汇处,于1822年成为普鲁士莱茵省的首都
,两河的交汇点被称为Deutsches Eck(German Corner),有一座巨大的雕像,是纪
念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建在高台上,虽然年代已久远的,却很是雄伟。拾级而
上,俯瞰江面,左边是莫塞尔,右边是莱茵,自己仿佛置身于一条大船。据
Uhing先生说,雕像虽然雄伟,但却有很多人要求将它毁掉,他们觉得这座建筑是日尔曼
人战功的标志,在德国这样一个曾由极端民族主义统治,并让国民和世界受到巨大
伤害的国家,这样的雕塑是不合宜的。
    在离Deutsches Eck不远处,是一座小小的纪念物,由柏林墙的三块组成,两
块上写着日期,“17.Juni 1953”,“9.November 1989”,这是1953年东德工人
起义反抗政府和1989年柏林墙开放的日子。勇敢的德国人民,为了自由与繁荣,付
出过巨大的代价。
    中午时分,肚中空空,于是去吃饭。Uhing先生带路,骑出几公里,来到郊外
一家名叫Maximilians的漂亮餐馆,据Uhing先生介绍,这里的啤酒是自己酿制的,
味道非常。我对啤酒兴趣一般,只是想吃肉。Uhing先生便向我推荐Schweinshaxe,
这是德国的特产,菜名后分明注着 ca. 1kg字样,呵呵,是重达一公斤的大猪腿。
    端上来了,比想像的还夸张,巨大的一只猪腿呈酱色,上面直直的竖插着刀叉,
旁边是两个大饭团。爽!呼哧呼哧,吭哧吭哧,呼呼,哼哼,好吃好吃。
    酒足饭饱,Uhing先生又主动买单。一面之缘,竟至如此,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辞别父女俩,继续赶路,沿莱茵河从科布伦茨往南的一段,名曰Rheintal,也
是著名的风景区。在这条神奇河流经过的地方,有着无数的传说。《尼伯龙根的指
环》便有不少取材于此。河流蜿蜒前行,沿途可见古老的城堡,立在山头。穿行此
间,浮想联翩,王子与公主,惑人的女妖,邪恶的巫婆,机智的魔法师......这是
一个神话的世界。
    辞别父女俩,继续赶路,沿莱茵河从科布伦茨往南的一段,名曰Rheintal,也
是著名的风景区。在这条神奇河流经过的地方,有着无数的传说。《尼伯龙根的指
环》便有不少取材于此。河流蜿蜒前行,沿途可见古老的城堡,立在山头。穿行此
间,浮想联翩,王子与公主,惑人的女妖,邪恶的巫婆,机智的魔法师......这是
一个神话的世界。
    豪雨。虽然以前每天也要经历几场,但今天这么大的,还真很少见。全身上下
都湿透了,鞋里全是水,身边一闪而过的汽车也溅起阵阵水花,雨却没有停下的迹
象。过了传说中女妖居住的Loreley,看见青年旅馆的标志,一阵狂喜,沿山路往
上找,骑了近二十分钟,什么都没看到。于是又冲下来,看见一人打伞,忙上去问
问,比比划划,算是知道附近就有,位置未知。再去找,又浪费了好久,未果。干
脆豁出去,再往前骑一个小时。
    总算在Kaub找到一家旅舍,脱下一吨重的鞋,倒掉里面的水。回味着大猪腿,
得享此美味,淋点雨又算什么呢?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34.58.253.193]
 


--

                春が来た、春が来た、どこに来た。
                山に来た、郷に来た、野にも来た。

※ 修改:·gutentag 於 11月11日16:18:37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