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ndomheart (浪荡心|死水,偶有微澜), 信区: Entertainment       
标  题: 江南时报:超级女声,一场庶民的胜利 zz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Aug 14 16:54:17 2005), 转信



半年来的中国,实在热闹得很。伴随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横扫神州大地,这一幕
热闹也愈演愈烈,大力鼓吹者有之,极力攻讦者有之:一方面,民众热爱它,这有每
周百万条的短信投票为见证;另一方面,部分广电从业人员拒绝它,这有“格调低俗
”的言论屡屡见诸电视、报端为见证。

  固然,“超级女声”是一商业操作,是一娱乐事件,是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是
群体心理研究的有效社会学样本,但是,作为一个历时半年、辐射近半个中国、牵动
亿万民众之目的“大事件”,真的这么简单吗?民众的热爱,究竟为的是什么?民众
的投票,究竟想表白什么?

  老老实实一句话,这是一场“庶民的胜利”。民众之所以热爱,是因为站在舞台
上的不是帝王将相明星大腕,而是普通的“庶民”;民众之所以投票,是因为“超级
女声”是一场从头到尾由“庶民”参与的狂欢。

  从辐射近半个中国的各分赛区“海选”开始,“超级女声”就为民众提供了参与
的自由。和电视上大大小小的综艺类节目不同,“超级女声”的主角不是主持人,不
是明星,不是社会成功人士,不是言行为天下范的道德君子或者英雄豪杰,而是普通
民众。“海选”阶段,任何人,不分地域、户籍、种族、年龄、学历、财富多寡、社
会地位高下,均可以报名参加——惟一的身份限制是女性,将男性民众排除在外——
然后依照规则进入一场场淘汰赛。暂且不论淘汰赛过程中规则运用的透明与公平问题
,对于中国民众,尤其女性来说,“超级女声”提供了一个“平等而且自由”参与的
平台。在当下的中国,民众可以“平等而且自由”地参与,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参加运动会,需要获得运动员资格;参加职业招聘会,需要考量学历和履历;参加人
大代表选举,需要户籍证明;就连当个“的哥”,也需要“本地人”身份……而在“
超级女声”的平台前,无门槛,无条件,无限制,不需报名费,只需一张身份证。身
份证前人人平等,人人有参与的自由,也有不参与的自由。

  每周百万条短信的投票,既体现了民众参与的热情,也体现了另一种“平等而且
自由”———投票的平等与自由。首先,每一条短信投票之间都是平等的,票与票之
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相对于以百万计的总票数而言,民众对自己所投出的每
一票都有着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投票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起作用的;最后,
民众有投票和不投票的自由,有把票投给谁的自由,不需要看人眼色,更不需要感人
恩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站在舞台上参与角逐的“超女”们——民众投票的对
象,都经历过“海选”,一路过关斩将,并非由某部门指定或者某团体画圈。尽管大
部分投票的民众并没有报名参加“海选”,这只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参加比赛的自由而
保留了不参加比赛的自由,因而,那些选择了参加比赛的自由的“超女”们,更容易
获得他们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超女”诞生于投票的民众,和后者有着同样的“
草根”出身,是一体的,血脉相连。广泛民众的投票、参与和观看,在造就“超女”
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平等而且自由”。

  这是一场“庶民的胜利”,尽管面临着诸多的苛责。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经一
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其中,既有来自诞生过程中的诸多不和谐音,诸如媒体上不
时报道的“黑枪”、“黑幕”、“合约纠纷”等事件,高潮迭起;也有来自其他阵营
的冷枪暗箭和民众的不解———如同母亲在怀孕期间并不能感知胎儿的未来命运,但
我们可以说,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孕育和诞生。

  《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14日 第一版)   

--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辆汽车撞了。我那时正在走路。有那么几秒钟我感觉自己正在
死去,而那种快乐真是非常非常强烈。当时是夏天傍晚七点钟光景,天气很好,太阳正
在落山,天空一片碧蓝。这是我迄今为止回忆中最美妙的情景。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18.2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7毫秒